【问答解读】《浙江省5G数字特型塔风貌整治提升导则》发布会答记者问 |
||||
|
||||
中新社记者:请问铁塔公司的林万寿副总经理,通信铁塔是如何通过升级改造来提升城乡风貌的? 中国铁塔“因共享而生”,成立9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肩负国企改革使命,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和5G新基建主力军;中国铁塔“为共享谋发展”,近年来我们积极从行业共享迈向社会大共享,目前已有超过20万座的“通信塔”变成了“数字塔”,广泛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四十多个关键领域。目前浙江铁塔拥有通信铁塔9.7万座,实现浙江境内“凡有人烟处,就有通信塔”,每一座塔都在支撑着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可以说通信铁塔既是浙江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浙江大地重要风貌元素之一。 依据嘉兴的试点经验,我们在满足5G网络建设刚需的同时,准备从四个方面去实践铁塔升级改造与风貌品质提升的结合。 一是在塔体亮化方面,我们通过产品从1.0版到4.0版的不断迭代,为客户提供多种亮化展示组合,甚至成为网红塔。 二是在造型设计方面,原来通信塔造型较为单一,现在已经发展出螺旋式结构的特型塔、可转动的魔方塔、火炬塔以及与造型艺术结合的塑型塔,这些塔能更好地与环境相融合。 三是在数字化方面,因地制宜增设媒体宣传、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等数字化功能,装配“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成为数字塔。 四是在合作模式方面,采用“需求+资源”模式。铁塔升级改造过程中将政府迁改及通信网络投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公益宣传类可以采取铁塔一站式托管、业主自营、第三方委托运营等多种模式解决持续运营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在浙江省风貌办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铁塔“链长”资源优势,为风貌样板区、美丽城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分区场景,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彰显地域特色,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铁塔力量。 浙江日报记者:杭州亚运会召开在即,请问嘉兴市住建局的陆芸局长,嘉兴是如何借助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这项工作为迎亚运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添彩赋能的? 近年来,嘉兴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决策部署,在省建设厅的指导支持下,全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今年,按照迎亚运盛会全省三大提升行动动员会要求,我市以整体大美为总体定位,主要从两个维度推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 一是品质提升。在全域范围开展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八大专项行动,梳理项目771个、计划总投资353亿元,完善公园绿地、建筑立面,做好夜景灯光提升,全域抓好环境提升、道路环境整治,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获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6个。 二是品牌打造。全面开展以“微整治、精提升、可持续”为宗旨的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行动,打造现代化美丽城镇升级版,打响“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发布全省首个驿站地方标准—《温暖嘉驿站建设和管理规范》,新建成“温暖嘉”共富风貌驿20座,7个设计作品获省优。串联美丽民居、美丽绿道等风貌标志性节点,推出10条以“亚运·嘉游”为主题的共富风貌游线,带动沿线居民增收。 潮新闻记者:5G数字特型塔改造提升工作在嘉兴先行先试,请问桐乡市的施如玉副市长,桐乡在这方面有什么创新实践? 在共富基本单元建设过程中,通信塔的改造对于区域内整体风貌营造特别重要。桐乡市从小切口入手,变“通信塔”为“数字塔”,通过增强时代性、丰富趣味性,打造各具特色的城乡风貌新地标,全域提升整体风貌。在具体创新实践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以“微改造、精提升”重组节点形象。聚焦传统仿生型通信塔投入时间久、装饰件时常脱落的问题,考虑站址搬迁影响5G网络覆盖及产生巨额费用等因素,通过以“微改造”深化5G通信塔建设、以“精提升”助推数字化多场景应用的方式,集约节约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实现由“传统通信塔”到“数字社会塔”的形象蝶变。 二是以“系统考虑、统筹协调”重塑生态空间。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因地制宜地设计5G数字特型塔,提升区域整体气质。以桐乡市经济开发区为例,在新建铁塔站址上,同步建设主题公园,打造网红休闲场所。 三是以“引流聚商、组合联动”重构发展模式。发挥5G数字特型塔吸睛引流特质,突出城市宣传、招商引资等功能承载。以崇福为例,依托入城口区位优势,投放城市宣传、发布政府政策信息,并为本土优质企业推介提供创新性选择,有效提升了周边流量释放、商业营销和产业投资。 供稿|省风貌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