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住建局多措并举 奋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 |
||||
|
||||
江山市住建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扣省委“三个一号”工程,衢州市委“10+3”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江山市委市政府“重塑城乡风貌”战略,打赢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城市有机更新、城乡协调发展等攻坚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为我市“三省边际中心县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风貌重塑”,实现城乡全域大美 共富牵引,强势打造风貌样板。充分发挥独特山水禀赋、旅游资源丰富、省际毗邻等区位优势,以点带面重点打造“仙霞探古”“清湖锁钥”“凤鸣世遗”“山水智谷”等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其中“仙霞探古”“凤鸣世遗”入选全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乡风貌样板区。融合文化、旅游、自然、产业等全要素,进一步打响“世界文化遗产地”“廿八都飞地文化”“千年古道”“清湖码头”“玉叶古城”等旅游品牌,促进民宿经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发展。创新“文化植入+非遗旅游+创意体验”的“1+2+N”风貌区共富开发模式,以“仙霞古道”“百里须江”为主轴,全链条整合廿八都文旅集市、“烟火江南”文旅集市,《清湖宋韵》等实景剧等产业,构建产学研游一体的共富风貌游线。 未来已来,全域打造生活典范。按照《浙江省全域未来社区指导意见》《江山市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等文件要求,坚持“共性+个性”“标配+选配”要求,抓好“一统三化九场景”落地见效。在成功打造周家青未来社区、乌木山未来社区基础上,今年持续开展市心、文苑、民声、七里、凝秀、县前、南门等10个未来社区建设,市心未来社区作为衢州唯一社区入选全省15佳“浙里未来社区在线”应用贯通优秀案例,其中作为新建类引领型未来社区的通禄门未来社区正在加快推进中,建成以后将成为引领居住潮流和城市经济的标杆社区。在未来社区建中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系统化解决方案,打造健康养老、儿童友好、社团交流、创业教育等特色主题场景,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注重转化,高端打造示范街区。坚持筑巢引凤,投资2亿多元打造解放路、中山路、鹿溪路商业示范街,通过对“建筑立面、景观亮化、景观节点、路面白改黑”四位一体的全面改造,实现老街区旧貌换新颜。打通风貌改造与经济效益的转换路径,解放路夜市于今年5月开始营业,按照“定时、定点、定设施”对夜市摊位进行标准化管理,日均人流量达1万多人次,累计带动消费1000余万元,并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肯定。同时,引入优秀设计团队,强化历史内涵植入,“水幕门头”“月亮邮局”“鹿小溪·生活”“鹿小溪·逐梦”等景观节点复现了城市记忆,极大增强了城市辨识度。 坚持“功能补短”,实现百姓诗意栖居 实施老旧小区深度改造。实施“兵团化”作战,对全市范围内9大片区26个老旧小区的建筑立面、地下管线、房屋屋面、公共楼梯间墙面、防盗窗及空中飞线、小区广场等进行综合、深度改造,并通过增设乐龄设施、公共停车位、电瓶车充电桩等公共设施,实现环境优化、空间共享、功能重置。截至目前,共完成全部26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建筑立面161.8万平方米、粉刷楼梯间100万平方米、拆除防盗窗20000多户。 优化城市交通总体布局。按照“外联内畅、便捷高效、绿色经济”要求,重点推进城东新城路网建设及城市街区道路综合改造,形成“低尺度、密路网、车快捷、人易行”的良好城市交通格局。其中,城东新城道路网项目共规划新建或改造道路17条;在老城区对礼贤路、北泉街等18条道路街区实施“雨污管网+路面白改黑+城市家具”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造,总改造道路里程16.7公里。同时,加快推进桥隧项目建设,桑淤大桥、清湖大桥、江山大桥拓宽成功投运,双龙大桥、城北大桥加速推进,城市跨江发展格局全面打开。 补齐城市发展功能短板。聚焦市民旅游、养老、文体、创业等全龄高频需求,加快推进城北迎宾商务中心、江山虎总部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城东人民医院迁建、城南莲华山智能家居小微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封门溪流域河道整体改造提升,成功克服国防光缆及水气管道迁改、居民住宅拆迁等困难,在汛期来临前成功完成河道整治主体工程,顺利通过“主汛期”考验。按照“微改造精提升”要求,实施“一江两带”提升工程,对双塔公园、船帮文化广场进行绿道贯通,完善亮化、轻音乐等智慧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公园体验感。加快城区共富驿站布局建设,计划投资7500万完成城北驿站、中山路驿站、县河书屋建设,做好业态引流和运营,提升城市质感。 坚持“安全发展”,促进治理能力迭代 筑牢平安建设铜墙铁壁。聚焦城市运行和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问题,坚持“人防+技防+制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平安建设的铜墙铁壁。结合“安全月”、夏季高温专项检查等活动加强对深基坑、防高坠、高支模等领域的深度检查,确保隐患无遗漏,整改全到位。深入实施标后履约评价办法,“十必查十到位”专项检查,实现市场和现场“两场联动”。成功完成恒泰燃气收购和瓶装燃气公司规模化改革,排除困扰江山燃气安全多年的隐患,依托“浙里城市生命线”平台,全力做好瓶装燃气规范流转及、统一赋码、实名登记等工作,全面提升城镇燃气数字化监管水平,同时加快推进居民燃气“液改天”工作,年内完成居民燃气“液改天”5000多户。 深化行业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建筑业“地瓜经济”作用,通过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当前与长远”等重要关系,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力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今年建筑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10亿,建筑业一级资质企业10家,截至目前,我市建筑业产值、一级资质企业数量在衢州各县(市、区)中均位居首位。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共治工作,积极探索“社区+物业”“保障房+物业”等模式,通过物业服务质量考评、“文明小区”考评等有效机制,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实现向“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市”的转变。根据房地产市场形势,因时因势做好房地产指导服务,聚焦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做好“稳预期、稳市场”工作。 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攻坚。坚持刚柔并济、整体智治、综合施策,不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治理、工程渣土专项治理、城镇垃圾分类、农村生活污水处置等工作走向深入,坚决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聚焦建筑工地和城区道路扬尘治理,落实“红黑榜”“网格巡查”等机制,加强建筑围挡喷淋、雾炮车等硬件保障,严查渣土偷倒等违法行为,遏制违规处置工程渣土现象,有效改善城区大气质量,今年以来,共办理渣土扬尘案件66起,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对14个乡镇(街道)294个农污终端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