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建筑劳务班组长职业能力综合培训与评价


发布时间: 2024-01-11 15:05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浙江省建筑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建设厅等10部门《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浙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加快培育建筑劳务班组层面的技能型、管理型建筑产业工人,宁波市住建局在省建设厅的指导下,依托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宁波产业学院在全省率先开展建筑劳务班组长职业能力综合培训与评价。2023年9月以来共培训班组长182名,其中141名通过综合考评,由中建协和宁波产业学院联合颁发培训合格证明。

一是充分认识培训意义。建筑劳务作业班组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基本作业单元,建筑劳务班组长既是一线生产者,又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职业能力和对劳务作业班组的管理能力是班组作业水平的核心要素。开展班组长职业素质、管理能力和技术技能的培训与评价,不仅能打通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末梢神经,同时“以一带多”实现班组整体以及一线建筑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用工基础。

二是精准定制培训教材。联合行业协会,对各类施工及劳务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分析班组长学历水平、年龄结构、提升需求等特征。择优选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教师及施工监理等相关领域的行业专家联合编制针对性教材和教案。根据中建协《建筑劳务班组长职业能力评价标准》,课程涵盖了班组长的基本素养、组织协调、作业管理、现场管控等内容。其中管理类课程包括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实名制管理、纠纷沟通处理等;安全类课程包括专业作业安全管理、突发事件预防应急、重大安全事故分析等;同时针对不同工种定制专业类课程,围绕一套典型案例的工程施工图,教授相关理论基础、施工要点、通病防治等,实现“一套工程图教到底”。

三是优化提升培训质量。依托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平台,聘请高校教师以及工程经验丰富的龙头骨干企业30余名专家作为首批“双师制”教师。鉴于班组长普遍为初中学历,教学时摒弃“高大上”的专业词汇,用“大白话”的语言并结合大量案例开展授课,让学员们“坐得住、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此外,为尽量避免培训对学员造成误工影响,利用午学、夜学、周末学等形式进行集中授课。培训课程结束后,根据学员到课率、笔试成绩等开展综合考评,对考评合格的由中建协和宁波产业学院联合颁发培训合格证明。

四是强化要素资源保障。通过“政府买单、个人提高、行业受益”的模式,班组长培训向学员提供全程免费服务,由政府保障资金落实。同时建立培训绩效跟踪反馈机制,由宁波市建筑市场总站派驻培训“班主任”,对培训实施主体、教师、学员开展监督服务工作,每节课后由学员对授课教师、培训内容开展满意度评价,关心关注学员们“还想学什么”“哪些方面还有疑惑”,不断在培训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上下功夫。      

下一步,宁波市住建局将持续深入推动班组长职业能力综合培训与评价工作。在现有钢筋工、木工班组基础上,逐步开设砌筑班组、脚手架班组、混凝土班组、电工班组等其他工种培训课程,并“量体裁衣”编制对应的专业课程教案教材。计划到2024年底,累计培训人数不少于600人,2025年底不少于1000人。同时,结合“建筑工人保障在线”平台,探索建立班组长人才数据库,建立技能素质模型、继续教育档案和动态评价机制,对综合评价较好的班组长在企业用人用工、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予以推荐支持,推动改变建筑企业以项目为主体的劳务队伍管理方式,逐步实行以企业为主体的统一管理。(省建管总站、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