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平四社联创南兴未来社区:“三破三联” 助推共富 |
||||
|
||||
日前,省风貌办公布浙江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名单,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文仪、新城、新安、东安4个社区上榜。自2022年11月入选省级第六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以来,4个社区以连片创建的方式共创南兴未来社区,创建范围面积约223公顷,覆盖居民9056户,惠及人数超5.2万人。社区围绕居民全生活链服务需求,聚焦邻里空间、人文内核、邻里互动三大维度,实现家庭生活与社区生活的链接,让邻里“无界”,谋共富“出圈”,着力构建“有圈无界”的理想社区生活新格局。 打破社区边界,联筑一体共建“生态圈” 建立跨社区工作组织体系。成立未来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社区季度轮值等6项工作机制,合力破解社区治理机制不畅、资源统筹不够、服务质量不高等难题,累计协调解决跨社区疑难问题9个。 建立跨社区资源集聚平台。充分发挥四社联建资源互补、经验互促、服务互通优势,将便民服务、公益慈善、文化历史、卫生医疗等17项资源归集,实现4个社区幼儿托育、老年助餐、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中医义诊等特色服务的有效转介和资源共享。 建立跨社区活动阵地矩阵。构建“地标性主阵地+家门口微阵地+亚运会潮阵地”三级阵地体系,建成一站式高品质街道级邻里中心—南兴里,整合13000余平方米公共空间,通过挖掘“金边银角”,串起天台球场、东湖绿道、桥下空间等8处健身场所,将居住、社交、休闲、运动等多元需求融入到创建中,实现公共空间提质扩容。 打破社群边界,联育邻里无界“朋友圈” 网罗专家能人,强化协商力度。集结4个社区意见领袖、专家能人、热心居民、团员青年642名,成立居民“智囊团”、建设“监督队”、文明“宣传队”和南兴“青春荟”队伍,全程参与南兴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南兴周末板凳议事”平台,畅通互评、互商、互议渠道,累计定向收集居民需求热点、创建堵点等方面意见建议136条,落实解决率100%。 激发全龄活力,提升交流温度。坚持生命全周期服务理念,围绕“一老一小”群体,推出“公益季、生活季、艺术季、健康季”全龄乐享主题活动,擦亮“理想·四季”活动品牌。围绕中青年群体,打造南兴专属特色五大集市,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兴”光少年艺术分享会等活动89场次,服务居民8000余人次。 探索长效运营,拓展合作深度。探索未来社区整体运营,引入第三方运营单位,联合社区、物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将社群主理人培育、社群孵化、数字化积分运营、社区业态促活作为运营重点,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目前,挖掘培育社群主理人132人、社会组织113家,孵化茶友、跑团、摄影等社群37个,建成数字化积分应用场景并导入本地商户637家。 打破服务边界,联享美好未来“幸福圈” 构建社区服务“综合体”。打造南兴未来社区数字化平台,迭代升级智慧安防工程,运用AI智能语音系统、“AI数字社工”等数字化手段提升未来社区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如定制“南兴未来社区导览”,实现智慧停车、透明幼儿托管“一键式”服务。截至目前,借助数字化平台,全覆盖推送“平安三率”、反诈、交通及消防安全等宣传信息50万条。 做优小区服务“联合体”。围绕小区物业管理、业委会运转等方面,常态化开展物业、业委会、楼道长之间的交流培训,建立“老带新”“跨社区”导师帮扶机制,通过4个社区班子互联、骨干力量互派、居民力量互助等形式,合力解决小区经营性收益共管难、质保金和维修基金使用规范不明确、垃圾房选址难、加装电梯矛盾纠纷等难题13件。 打造志愿服务“共同体”。建立跨社区环境治理、平安建设、文明倡导等3支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城市志愿者300余名,以“志愿服务双语赋能行动”等七大行动为载体,营造“人人共创、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目前,已举行平安巡逻、清洁家园、“敲门行动”等志愿服务120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突破5000小时。(省风貌办、临平区风貌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