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坚定不移推动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1-24 15:2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2023年,宁波市住建局注重党建引领、狠抓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建设工程管理与服务工作。全年办理建设工程监督登记139个,总造价约453.53亿,目前累计在监项目263个。全年共开展各类抽查巡查2403次,累计出动检查6800余人次,受理起重机械安拆告知及变更共1045台次,受理工程消防验收32个项目,受理工程消防验收备案抽查25个项目,开展工程监督检测594批次、参加各类验收189次、受理各类信访投诉73起并全部办结。

立足主业,全面助推安全质量监管工作稳固提升

一是形成市域铁路工程关键节点验收和首件验收监督管理要求。针对市域铁路工程涉及跨海大桥、穿山隧道、长距离高架区间等特点,主动与建设单位沟通交流,督促其形成市域铁路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条件验收、市域铁路工程和跨海大桥项目首件工程质量验收等一系列管理规定,通过关键节点环节把控、首件样板引路,细化分解参建各方安全质量管理重点,实现市域铁路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  

二是深化重大公建项目安全质量要素保障“1+1+1”特色工作法。即建立甬江实验室、宁波国际展览中心等省市重大项目“1本账”清单,对清单内项目实行安全质量监管“1项目1方案”,选派1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作为项目“一对一”包联监督员。以“监管执法+技术服务”模式,针对性开展关键环节提前介入、过程跟踪指导,竣工前主动巡查等管理服务工作,牵引推动项目主体主动履职,项目施工安全可控,项目建设稳进提质。

二、层级巡查,着力提升全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多渠道交流,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根据全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一盘棋”、全域“一张网”工作要求,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探索并逐步形成行业管理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推进区(县、市)监督部门提高整体行业管理水平。搭建区(县、市)联络平台体系,通过定期召开站长联席会议和片区工作会议,互相交流各自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达成工作共识,取得良好成效。同时以“浙里建”应用推广为契机,紧盯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改革新动向,利用全大市施工领域视频监控平台进行非接触日常巡视,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属地监管部门,及时跟进落实或直赴现场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防汛防台等重点时段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是逐步理顺行业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宣传培训力度,积极提升对区(县、市)监管部门的服务指导,确保监管方式和尺度的一致性。同时积极转变巡查工作思路,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监管短板弱项,着力解决巡查发现的顽疾隐患。今年组织开展并完成《宁波市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使用管理调研报告》,起草《关于全面推广应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和脚手架的通知》《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实施工地电动运输车辆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为加强全市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提供决策参考意见。

三、夯实基础,不断完善消防验收及相关工作

一是完善既有建筑改造消防验收制度。针对当前宁波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审验政策路径单一、现行消防技术标准体系难以适用等问题,2023年1月起,总站会同相关单位开展《宁波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指南(试行)》课题研究、编制工作,目前已正式发布。

二是聚力推进非建筑类专业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工作。机构改革后,总站在建筑施工领域(含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消防审验职责的基础上,增加了铁路、公路、水运、火电、水利、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等29个其他行业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职责,行业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工作难度大。针对上述特点,总站一方面加快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牵头组织编写了《宁波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操作技术指南(2022版)(交通、水利、电力专业工程部分)(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宁波市交通、水利、电力专业工程消防验收工作,2023年顺利办结了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象山湾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工程、宁波奉化西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宁波市区镇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宁波海曙梁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公路、电力专业工程的消防验收备案。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工作服务力度,针对甬金铁路、宁波百地年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地下洞库等省市重点项目,主动作为,在做好审验业务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主动与建设单位对接,为参建单位网上资料申报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的配合服务,同时结合铁路专业工程、石油化工专业工程行业特点,量体裁衣编制《铁路专业工程竣工消防验收报告》《石油化工专业工程竣工消防验收报告》,打造消防审验全过程、闭合式管理服务体系,全力保障项目快建设早见效。(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