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三方面推进老旧小区焕新颜 |
||||
|
||||
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持续深入推进市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断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推进共建共享共治,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坚持共同缔造原则,强化居民主体意识,把群众参与、群众认同作为基本要求,积极鼓励居民参与改造全过程。从居民最关心的如道路路面、截污纳管、停车位改造,以及园林绿化、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等问题出发,通过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真正将人民群众引入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近年来已累计收集居民意见建30余条,采纳并落实相关建议20余条,每个老旧小区改造平均召开座谈会3次以上,将社情民意贯穿改造始终。 统筹整体谋划布局,变“多次改”为“一次改”。根据丽水市政府市区城市有机更新发展规划,结合小区地段位置、基础设施破损状况等,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改造类型,坚持按方案分类实施。2021年以来改造的9个老旧小区均在方案规划中结合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要求同步开展改造。同时,坚持多部门共同参与,优化项目建设时序。整合规划、建设、公安、民政、消防、电力、弱电、供水等部门的政策和资源,统筹推进拆违治乱、消防整治、污水零直排、二次供水改造等项目,并将有加装电梯意愿的老旧小区所涉及的地下管线迁改一并纳入改造,防止重复施工。要求各运营商在管线施工过程中共同参与,避免路面重复开挖,以最短时间完成管线改造,尽量减少路面开挖对居民的影响。 微改精提强化配套,变“有没有”为“好不好”。进一步挖掘老旧小区内空间资源,充分利用闲置绿地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扮靓公共空间,通过增加硬质铺装,拓展健身空间,增设廊亭、书屋、休闲座椅、景观小品等设施,并合理配置植物,丰富低矮灌木及地被花卉层次景观等,实现公园绿地均衡化发展,老旧小区生态环境提升,有效破解老旧小区周边便民设施不够完善、绿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共投入约550万元,对天宁寺一村、大洋河小区、东银苑小区、西银苑小区、永晖新村等12个“口袋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改造面积约13000平方米。同时,逐步将海绵城市建设、智能物业管理系统、无障碍设施、适老化改造、未来社区等新技术、新理念引入改造中,使社区共享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丽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