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升级人文环境现代化建设 夯实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底色 |
||||
|
||||
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紧跟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脚步,是城乡融合的“协调者”、城乡风貌“展示者”、美好生活的“作曲家”。台州市升级人文环境现代化建设,夯实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底色,激发老城活力,赓续文脉传承,坚持以文润城,加快建设让百姓可赏、可读、可感的美丽城镇。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激发老城活力 对城镇环境进行整治提升,打造县域风貌样板区,丰富美丽宜居项目。新建、提升城镇会客厅,打造多功能城镇休憩空间。我市创成12个省级风貌样板区,其中5个风貌样板区冠名“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称号。对于老旧街区区块,以保留地方文化历史感和厚重感为着眼点,积极谋划老街有机更新,留存特色建筑。 一是留住老记忆。加大对历史街区改造力度,邀请文史专家整理文化元素,健全“一库一图一池一清单”档案,持续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分级分色管理和民居类文物建筑消防整治。对于文物建筑,依据文物保护法进行严格保护;对于历史建筑和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按照修缮设计方案进行加固或修复;对传统民居采取传统材料、传统工艺进行修缮。如临海市括苍镇张家渡老街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大行动的开展,还原建筑本身的历史肌理,全面提升老街人居环境,科学开展原貌修缮和功能更迭,促使“老场馆有新气象,新场馆有新亮点”。 二是亮出新地标。着力发掘本土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地标。对地标周围景观进行节点建设、城市路网优化建设、建筑里面改造等等。如玉环市坎门街道以沙滩公园为支点,沙滩文化旅游项目为抓手,打造“艺术村落”浪漫东沙等全新地标,目前共吸引30余家文创单位运营入驻,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旅游收入年均800万元。 三是建立新纽带。强化鲜明记忆点和传播度的特色景点,增加青少年喜欢的体验类游玩项目,提高文旅融合发展经济效益,如黄岩区宁溪镇以“宋韵柔川·灯彩古镇”为总体定位,深耕“文旅、农旅、商旅”产业,打造“八大特色要素”与农耕体验、山地康养、清凉避暑、乡村度假、文化感悟融为一体的县域风貌样板区,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 以文脉传承为支撑,做亮文化精品 一是激活红色基因。围绕台州山海禀赋、农耕文明和移民文化等本土文化特质,深度挖掘红色革命、古村历史、非遗传承等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游线,深化文化赋能。例如椒江区大陈镇构建以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海岛垦荒精神传承示范点,努力打造红色旅游第一岛。 二是培养文化传人。加大非遗项目建设投入,以保护、展示、传承、弘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理念,推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演艺、经营、研学和交流为核心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展。如温岭市石塘镇依托“非遗+活动”“非遗进文化礼堂”“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多种模式,在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石塘镇中学、箬山小学等学校分别设立大奏鼓和石塘七夕习俗传习所,石塘七夕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进驻各村文化礼堂和石塘中小学校不定期开展传薪教学。 三是缔造文化新纽带。以“馆”为媒,形成文化传播阵地,拓展加强市内各地非遗项目学习交流,串点呈线。如椒江区章安街道逐步引入台州市各地的非遗项目,变小微非遗博物馆为市级乃至省级微型非遗博物馆群。以文化、场景、故事、主题、互动为基底,升级“非遗工坊”,持续开发升级文创IP,将传统与新潮交融碰撞。 以文化共建为主线,开创共富格局 一是升级推进文化惠民活动。依托各县(市、区)现有大型公共文化建筑群,辐射带动乡镇分馆、农家书屋等基层阅读网点,创新优质文化供给服务,搭建服务型文化惠民服务平台。如温岭市滨海镇与镇图书馆携手举办“你选书我买单”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选书登记,每人可“点单”5本书籍,统一经过审批后由镇图书馆选购到位供读者免费借阅。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5期,累计参与读者达800多人次。 二是共享优质服务。通过“省、市、县、镇、村”五级优质文化服务共享机制,牵头协调文广旅体局等文化部门,各镇自由开展各类村镇文化赛事。如三门县组织县域内乡镇承办“共富杯”篮球总决赛、大学生篮球赛等高质量体育赛事。同时,借助文化礼堂等阵地,在县、乡、村三级开设舞台,常态化开展戏剧、小品、排舞、腰鼓等各类文化活动。截至目前,承办体育赛事112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500余场。文化活动不仅让村内空间更火热,更拉近城、镇、村间的距离,以文惠民,以文润城。 三是增强校地合作。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以教授下乡“智驱”乡村振兴,按照“一村一品”同步规划改造集镇村、古村落、特色村等,推动乡村“逆空心化”。如黄岩区在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帮助下,建立了全国首家“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打造出集培训、团建、研学、疗养功能于一体的会议经济高地,已邀请11名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21名本土专家组成教学团队,成功开发20多个课程,配置15个现场教学点,开展立体化教学,共吸引全国31个省份1.6万余学员。(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台州市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