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把好“三关”推动建设工程招投标 全流程“阳光规范”操作 |
||||
|
||||
金华市聚焦建设工程招投标、开评标全流程,统一建设工程项目在线平台交易,打造智慧监管系统,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多措并举推动招投标市场规范化、阳光化运行,全面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统一平台交易,把好招投标“规范关”。出台《金华市国有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评标办法(2023版)》《金华市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办法》等5项招投标制度,发布招标文件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文件编制,统一招投标规则。今年8月起,将限额以下、限额以上建设工程项目均纳入市县乡一体化平台交易和统一监督管理,进一步促进招投标过程公开透明、程序规范。以平台交易数据为依托,对投标文件进行雷同性分析,研判涉嫌串通投标的线索。如发现异常情况,进一步收集相关证据,为依法打击串通招投标违法行为提供数据支撑,实现风险“预警”,安全“加码”,人员“减负”。目前,该市已有9个县(市、区)开展在线平台交易。截至12月,在线交易限额以上项目346个,交易金额约110.8亿元;限额以下项目5709个,成交额约49.3亿元。 打造智慧监管,把好开评标“透明关”。健全“不见面”开标机制,完善“全留痕”监管设施,拓展远程异地评标服务,通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模式让数据“多跑腿”,投标人和评标专家“零跑路”,有效降低招投标成本。打造“智慧监管”系统,从电子服务系统、电子交易系统中获取交易数据,实时把控全流程交易。组建招投标电子评标网络系统,搭建网上报名、标书下载、专家抽取、电子评标“四位一体”电子化管理体系,规避人为因素影响,保障招投标活动公平公正。截至12月中旬,全市共完成远程异地多点评标主场项目37个、副场项目266个,全市所有项目均已实行“不见面”开标。 健全投诉机制,把好结果后“公平关”。针对投诉处置不够规范问题,出台《关于金华市国有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异议和投诉受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畅通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投诉处理渠道,明确受理时间、受理程序、受理主体,提升异议和投诉处理质效。目前全市建设工程招标项目的招标文件预公示、招标公告、评标结果公示等环节均公布异议和投诉处理联系单位、联系方式。据省监测数据显示,金华市2023年建设工程招标项目,开标时间与中标结果公告发布时间平均间隔小于30日(含异议和投诉处理时间),优于去年同比,交易效率评价为满分。(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