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深入推进水源地生态保护监管“一件事” 打造幸福河湖“安吉模式” |
||||
|
||||
为打造特色县域幸福母亲河,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激发安吉县域滨水带活力,安吉县深入推进水源地生态保护监管一件事,有效解决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中“多头管”“三不管”“推诿扯皮”等问题,有效凝聚护水治水合力,促进河湖生态持续改善。 一是打造河长制生态联勤工作机制。形成以县河长办牵头部署,水利局、公安局、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等5部门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及其他职能部门参与配合的河长制工作“1+5+X”的新格局。建设生态联勤警务站,成员单位派驻轮勤轮岗,对河湖治理问题定期会商研判、联合检查执法,实现一般问题现场整改,复杂问题集中攻坚,重大问题统筹推进解决。梳理形成水源地生态保护监管一件事责任清单,明确成员单位职责18项。基层河长通过巡河发现、媒体曝光、群众举报、上级督办和检查暗访发现问题线索。成员单位以联勤提高执法效能,以联动提升打击合力,快速实现河湖问题动态清零,全面提升河湖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是形成常态化问题销号闭环路径。河长办发现问题后以交办单形式将问题移交责任单位,明确问题等级、整改期限及整改要求,并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督察,给问题处置闭环安上“紧箍咒”。成员单位不定期开展联合巡查检查,对非法采砂、“四乱”、违法搭建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疏堵结合整治破坏水域生态的无序露营、开发、野钓、偷渔等乱象。以水域变化图斑为导向,分类闭环处理水域问题。全面梳理水源地问题图斑,建立清四乱问题图斑销号动态联动机制,定期会商整改进度。常态化开展水源地水域监测,水域变化图斑复核,每年编制上报年度水域变更调查报告。建立“县、镇(乡)、村”三级库长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信息流转、合力处置、反馈跟踪的联勤联动、线上线下闭环机制。 三是强化个性化督查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水源地河长履职实际情况,实施“每月一预警”的个性化工作提醒。建立安吉县“河湖长制”工作季报制度,每季度通报河(库)长履职情况并出具县级河长个性化履职报告,帮助县级河长分析河长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弱点。截至目前,三级河长巡查达标率为100%。聚焦处置时效、处置成效,制定《水源地生态保护监管一件事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水源地生态保护监管一件事工作闭环情况进行考核,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推动责任单位压实责任、落实任务。 截至目前,安吉县已建立水域生态联勤警务站4个,破获河道管理范围内环境资源类案件12起。今年以来,通过部门联合巡查、整治等联勤联动,累计拆除违规搭建钓鱼平台68座、清理渔网鱼簖130副,打击各类河湖违法行为245起,所辖重要水域河湖“清四乱”及碍洪突出问题限期整改销号率达100%。(湖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