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聚焦高效建设 实施“水电气网”接通全生命周期改革


发布时间: 2024-11-21 11:5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海宁市聚焦长期以来“水电气网”报装多头申报、无序开挖、事故频发等痛点堵点,实施“水电气网”接通全生命周期改革。聚焦报装服务、统筹建设、运维监管三大重点环节,创新多跨协同配合、事项并联办理、全程指导服务,助力企业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突出准而主动,重塑分类报装新模式

立项项目“免申办”。针对发改立项项目,实行“免申办”。在立项赋码环节,系统自动推送项目信息至市政务服务部门,部门第一时间对接企业用户,确认水电气网报装的具体需要。随后,住建、资规、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和水、电、气、网服务企业组成联合服务团队,立即上门服务,厘清周边管线现状,商讨接通方案,并全程服务至接通。

零星项目“一表办”。针对企业因生产个性化要求需新(改)建管线管网而产生的零星项目,实行线上线下“便捷办”。线上依托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开通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申请入口,在线填写,实现“零跑腿”。线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和12个镇(街道)设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服务专窗,申请材料从此前的55份压减至1份申请表。市、镇两级专窗线上线下收到企业提交的报装申请后,联合服务团队启动快速响应,主动对接,全程服务至接通。

预建项目“申即办”。在土地出让前,市管线办每年年末组织各水电气网企业与城投、交投、镇(街道、平台),进行下一年项目建设计划对接谋划,明确待出让地块周边管线设施现状和接入需求,推动道路与各类型管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预建预埋、共建共享,实现“最多挖一次”,实现土地出让前,周边配套管线设施已预建完成,实现用户申请即接通。2024年以来,已对374项各类管线计划统筹安排,从源头减少道路反复开挖现象发生。

聚焦快而有序,构建高效统筹新机制

强化设计方案指导。在项目设计阶段,由住建部门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各水电气网企业提前介入。通过组织现场联合交底,厘清项目周边管线排布、管径、埋深等现状信息,辅助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召开设计方案评审会,明确各审批部门和管线产权单位建议和意见,完善设计方案,加快后续审批工作衔接。2024年已组织现场联合交底41次,召开设计方案评审会35次,有效降低设计方案返工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优化施工过程服务。在项目审批阶段,依托“海宁市地下管线综合管控平台”,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多跨协同,开通“零跑联批”快车道,实现资规、住建、公安(交警)、交通、水利等多部门线上并联审批。在项目施工阶段,由住建部门牵头制定施工时序表,统筹安排各管线施工顺序,实现项目快速推进、有序施工。2024年以来,已完成项目线上联审93个,有效压缩项目审批周期。

完善项目验收服务。在项目验收阶段,建立管线施工项目线上验收机制,通过系统将上传的开挖后现场复原照片与开挖前原貌照片进行对比,远程了解施工地段绿色植被、硬化路面修复情况,以“云验收”便捷服务的形式,明晰报装区块进度和恢复效果。园林市政和公安(交警)等部门同步在线审核,简化验收流程,提高验收效率,形成项目全周期线上闭环管理体系。2024年以来,已完成线上验收项目16个,无一问题项目产生。

确保全而高效,创新数智监管新体系

“一平台”闭环管理。自主研发“海宁市地下管线综合管控平台”,普查、更新全市3700公里地下管线数据,打破住建、资规、水利、公安等单位业务壁垒,打通投资项目审批3.0系统数据接口,链接燃气浓度计、供水流量计、内涝液位计、公共视频摄像头等物联感知设备6800个,强化成果应用,实现管线建设计划统筹、现场踏勘、项目审批、在线验收、数据更新、运维管理全过程高效服务闭环。该平台获评全省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综合评价“最佳场景”。

“一办”全面统筹。在全省率先成立地下管线管理办公室,统筹市镇两级各类管线建设。同步由管线办牵头制定《海宁市涉路涉绿审批“一件事”实施方案》《海宁市城镇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海宁市地下管线测绘更新管理办法》,夯实管线综合管理制度基础,创新将管线测绘由事后普查改为事中实测,管线测绘成果及时应用于现场交底,帮助项目建设单位迅速摸清施工范围内管线情况,免除勘探成本。2024年以来已服务现场交底40余次。

“一榜”推动整改。建立典型案例“红黑榜”机制,根据各项目跟踪督查情况,定期向有关部门及各管线单位进行公开通报,学习先进做法经验,快速整改问题项目,大力推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同时,把管网信息更新情况纳入报装“一件事”系统服务监管,建立健全管线安全监管机制,发布工作简报,阶段性汇总、大事要闻和政策风向信息。加强管线建设未批先建、野蛮施工、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监管,有效规范施工行为,防患于未然。(海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