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三化”策略提档升级城市“颜值”


发布时间: 2024-11-25 14:51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今年以来,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立足“精细化、网格化、错时化”三个方面,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切实提升城市“颜值”,为市民营造精致、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

贯彻“精细化”,练好“插花功夫”打造精致县城。针对马路市场、流动摊、占道经营等市容高发问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研究推行“插花摊位”管理方法。通过“地毯式”摸排,全面掌握流动摊贩底数及情况信息,并联合属地街道、村社等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和需求,科学设置“插花”摊位设置路段、点位。10月份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摸排建立流动摊档案260户,在不影响环境、交通、安全的情况下“插花”摊位覆盖城区20余条街路,切实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落实“网格化”,建立“联动体系”促进城区发展。城区中队将管理辖区按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配备执法人员负责辖区内的日常巡查、问题发现、执法办案等工作。同时,在全县综合执法“1+X”协同配合工作机制的保障下,城区中队探索实践“1+2+X”联合工作法,与公安、建设、环保等部门形成合力的基础上,以社区、物业两处基层力量作为有效补充,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联动体系,共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城区范围内已实施联合执法行动280余次。

实行“错时化”,抓好“错时错峰”激活城市活力。针对早、中、晚时段城市重点区域容易出现的占道经营、噪音扰民、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安排错时执法力量,根据不同路段区域特点,科学合理确定错时执法重点部位和时间,切实有效解决城市管理难题。特别是夜间时段,增设力量对流动摊乱设摊问题集中区域实行错时、延时管理。同时,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把执法管理和为民服务有效结合,引导自产自销摊位、流动摊贩进入插花摊位点、南门夜市等区域进行规范经营,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