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聚焦群众有感、致力共建共享四位一体”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发布时间: 2024-12-11 09:22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绍兴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工作部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按“综合改一次”要求,全方位、全链条系统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2000年前老旧小区改造,共改造老旧小区414个、8384栋,完成投资53亿元,惠及居民15万户,改造数量居浙江省前列。

构建“三个体系”,全程强化顶层设计。一是“片区化”建立规划体系。按照“先体检、后规划、再计划”要求,出台老旧小区改造片区规划和改造五年计划,全市划定109个老旧小区改造片区,规划改造417个2000年前老旧小区,形成“一区一案一特色”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体系。二是“标准化”建立技术体系。编制形成以技术导则为总纲、17项专项技术文件为支撑的“1+N”技术标准体系,制定设计、施工、验收等6方面30项要素119个改造标准,设立10类39项评价指标,规范指导改造工作。三是“机制化”建立工作体系。建立“任务、项目、责任”三张清单,健全“责任落实、领导挂联、分级协调、要素保障、行政审批、项目谋划、晾晒比拼、监督评估”八大机制,形成“政企联动、市县联动、条块联动、线上联动”的“四联动”工作模式,确保改造工作高效推进。

围绕“三条主线”,全面完善配套设施。一是守护基础设施“安全线”。对供水、燃气、雨水、污水等老旧小区管线“一次改到位”,累计整修管线1.5万公里。对老旧小区外立面、第五立面和消防设施等进行重点整治管控,累计修缮外立面68.6万平方米、屋顶45万平方米,增设消防设施14766个。二是织补邻里中心“功能线”。建设集文化娱乐、健身康复、养老托育、助餐食堂等“十大功能”的老旧小区邻里中心,“一站式”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目前全市已建成64个邻里中心,打造131个“一老一小”服务场景,覆盖老旧小区183个。如越城区快阁苑邻里中心的共享食堂月均服务人次从开始的1756上升到9260,托育中心、健身房等月均服务人次超1.4万,越来越多居民支持和“点赞”。三是贯通老旧住宅“畅行线”。全力破解居民“上下楼难”问题,实施“三个一”电梯成片加装工作法,成立镇街、社区、小区等党员代表参与的“党建+”加梯队伍。编印加梯指南和A级加梯企业名单,为业主提供参考。目前全市已有12个老旧小区实现电梯“成片加装”,累计加装电梯1028台,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创新“三个抓手”,全力破解改造难点。一是筹措资金变“单一”为“多元”。出台资金筹措及奖补方案,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建立基金统筹一点、市场出资一点、社会共担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的“四个一点”多元资金保障体系。创新建立绍兴古城保护基金,每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的5%用于安排古城内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已统筹改造资金11.3亿元,占总投资额20%。二是保障空间变“存量”为“增量”。统筹低效用地、闲置房屋、相邻小区空间用于保障老旧小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累计盘活343处低效地块、闲置房屋和194个潜力空间,增设口袋公园127处、停车位14800个。如柯桥区梅福小区及梅巷小区、梅园小区“拆围墙、卸心墙”,打通近200米围墙,释放9161平方米闲置用地用于建设邻里中心和停车位,惠及居民4万户。三是引导群众变“配角”为“主角”。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改造前落实“三心”,征询谈心、方案交心、公示入心,改造中做好“四督”,一块公告牌、一处样品展示区、一处咨询室、一支监督队,改造后把牢“五关”,验收关、整改关、回访关、评价关、考核关。全市平均改造支持率达到98.47%,改造满意度从82.54%上升到95.21%。如越城区快阁苑小区,改造前发放4700余份调查问卷和致居民的一封家书,并在施工中建立样品展示区4处、咨询室3处,现场化解诉求2156起,切实将小区改到群众心坎上。

深化“三个管理”,全域推进长效运营。一是物业管理“全覆盖”。以“改好一个、管好一个”为目标,建立“一统”(党建统领)+“三协”(物业、居委会、业委会)+“五理”(修理、清理、处理、治理、办理)长效机制,全市184个失管小区纳入管理,实现无物业小区全清零、红色物业全覆盖。如越城区北海街道成立物业公司对辖区内的55个老旧小区、失管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启用兜底托管,采用“红色物管+公服设施运营”模式,服务居民3.4万户。二是运营管理“可持续”。引入城市运营商“造血”,通过“综合+专业”的运营方式,统筹全域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运营收支总体平衡,形成“四大可持续运营模式”,即越城区“街道统营”模式,成立物业公司,对街道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运营;柯桥区“市场专营”模式,由市场主体进行养老、托育、健身等运营;诸暨市“城乡联营”模式,既运营城市社区,也运营乡村,实现城乡互动;新昌县“国企建营”模式,成立新昌县公共服务集团,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投、建、营一体化运作。三是数智管理“人本化”。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人、房、车数据库,配置车位服务、场地预约、生活缴费等32个功能模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居民端落实“一键办”,实现掌上“一网查询、一键预约、一次办理”,落实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管护,全市已有8461户纳入智慧关怀。目前,绍兴414个已改造老旧小区均实现数字化管理。(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