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蛇蟠乡聚焦现代化建设 描绘美镇新画卷 |
||||
|
||||
蛇蟠岛为台州市第一大岛,位于三门县蛇蟠乡,誉称千洞之岛。近年来,蛇蟠岛以省级旅游度假区、省十大海岛公园创建为契机,聚焦“渔旅融合、山海共富”主题,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 全面提标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推进海塘加固工程。将海堤建设与水系生态修复工程相结合,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一体化推进植被、滩涂、水网生态系统保护,维护海岛生态多样性,实现生态和减灾协同高效。海塘加固工程总投资1.32亿元,长度总计约10.3公里,总面积26.825公顷,涉及24口养殖塘。陆海统筹协调治理。投资4200万元推进全岛蛇蟠岛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全岛管网12.4公里,实现污水治理全覆盖;推进生态浮床、生态滤坝、红树林及增氧配套设施建设,完成覆盖全岛1.5万亩养殖区的生态尾水净化处理项目。打通堵点串联绿道。开辟亲水惠民休闲区域,局部坝顶加宽增设非机动车停靠点位,完善道路两侧绿化等基础设施。目前,已贯通建设海塘绿道16余公里,打造沿塘观景、休憩空间5个,布设5G基站、充电桩等设施,串联蛇蟠乡轮渡码头、围垦纪念馆、蛇蟠野人洞、黄泥洞古村等自然人文景点,打造一条可用可游可赏可观的环岛海岸游线。 全面提质推进公共服务现代化。提升城乡居住品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全力创建黄泥洞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巩固山前村未来乡村建设成果,有序推进新农村二期建设;以项目化改造加快各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空间提升,建设高质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拓展教育设施类型,引进航天航空技师学校,建设多层次教育培训基地;推动蛇蟠乡文化活动中心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1980万元,集24小时图书馆、儿童活动室、健身房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总建筑面积达3838.47平方米,目前主体已完工。对重点区块内黄泥洞村邻里中心改造提升,总投资约100万元,新增儿童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功能,实现了一老一小设施结合设置。对黄泥洞养老院进行医养结合改造,位于黄泥洞村内,距离蛇蟠乡卫生院200米,内有血压仪、AED等,卫生院每月组织两次医护人员到养老院提供医疗服务,实现医疗养老功能融合。提升景区服务配套。推进龙文化创意园项目落地,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设包括龙王阁、书法家创作基地、服务中心、管理接待中心等内容,进一步完善吃、住、游、娱、乐、购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提升蛇蟠岛旅游服务能力。 全面提能推进经济产业现代化。以山海协作产业园核心区平台为依托,打造新时代陆海联动经济增长极,全力推动经济产业现代化。加快产业能级提升。蛇蟠乡以山海协作产业园核心区为依托,建成总投资1300万元的青蟹数字化养殖示范基地,覆盖5400亩养殖塘,打造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提升平台,争创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强化产业品牌建设。深化“渔旅融合”共富窗口建设,采用“党支部+渔旅公司+运营商+养殖户”运营模式,对青蟹、跳跳鱼等海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包装、展销,青蟹售价至少增加110%,养殖户人均增收万元以上,打响“鲜甜”美镇产业品牌。完善产业配套建设。投资2955万元建成蛇蟠乡旅游集散中心,建筑面积 6600 平方米,包括旅游接待大厅、停车场 等基础设施,提供停车、休闲餐饮、旅游产品展销等服务;投资2000 万元改建渔旅展销中心,设置2层共 2000 平方米,打造蛇蟠岛农特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性展示平台。 投资500万元,改建1 条长度800米渔光曲路商业街,包括 2000 平方米渔光曲路墙体彩绘、沿街 18 户农家乐亮化提升、节点提升景观风貌和渡口改造提升;一、南面塘休闲体验区一体化改造提升项目。南面塘休闲体验区改造提升项目占地规模1000亩,投资500万元对养殖塘道路2公里进行改造、对24间养殖房进行改建或拆除,对养殖塘周边进行改造提升为休闲体验区,打造特色节点,体验式项目改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居民收入增加,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全面提档推进人文环境现代化。聚力打造滨海旅游型特色小镇,传承海岛特色文化,全面深化人文环境现代化。提升城乡居住品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全力创建黄泥洞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打造“千万工程”蛇蟠样板;巩固山前村未来乡村建设成果,有序推进新农村二期建设;以项目化改造加快各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空间提升,建成山后村援建项目、南面塘休闲体验区改造提升、小蛇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3个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包括小微绿地、美丽庭院等;对门前塘养殖区块进行美化景观提升,建设高质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渔旅融合。蛇蟠乡拥有80多项国家级和省市金字招牌,近年来“千洞之岛、鲜美蛇蟠”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蛇蟠乡聚力打造滨海旅游型特色小镇,深入挖掘渔俗文化,推进采石、渔俗、围垦等本土文化活化利用,开发系列民俗风情体验活动,例如,蛇蟠码头以小海鲜一条街为载体,打造小海鲜地标,形成美食打卡点,体验舌尖美;蛇蟠乡小蛇村推出休闲垂钓、撒网捕蟹、撑竹泛舟、入泥挖蛏等趣味游乐产品,吸引广大游客体验“做渔民、吃海鲜”,推动旅游业从传统观光型向现代体验型转型升级。综合培育文化品牌。深化“渔旅融合”共富窗口建设,推广“电商+养殖+直播”模式,培育一批本地渔旅新农人,持续为“鲜美蛇蟠”代言。放大全县文旅“龙头”优势,设计三门青蟹IP形象和“小海鲜”特色文创,推出一批海岛音乐节、露营节、环岛马拉松等渔旅主题节目,打响“蛇蟠岛”区域品牌。 全面提效推进综合治理现代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蛇蟠乡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布局体系化、功能综合化、信息集成化要求,强化阵地整合、服务集成、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党员认同、群众满意、党群密联的红色阵地,形成“1+3+5”党群服务中心新模式,乡级党群服务中心配套“一站”——党员志愿服务驿站,“一馆”——三门围垦纪念馆,“一体”——渔旅融合共富综合体,三点共同发力,丰富党群功能,更好服务群众。健全长效管控机制。以自治超市为抓手、以垃圾分类管理为契机,完善蛇蟠乡居民自治体系,实现城镇环境整洁、秩序规范、运维有序。同时,通过村规民约、景区股份分红、养殖塘承包分红等方式,提高城镇建设全民参与度。推进城镇智慧管理体系。推进智慧化镇(景)区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景区智慧化广播系统、景区视频监控系统等内容,同步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天翼云眼平台实时监控水闸水位情况、靠近会提醒村民游客海边危险;蛇蟠乡基层治理中心平台能快速感知告警、事件预警,帮助乡政府数字化智慧治理,城镇数字化治理平台作用发挥明显。(三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