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加码惠民举措 拓宽共治共享渠道 破局城市精细化管理 |
||||
|
||||
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诸如毛衫、纺织、集成吊顶等特色产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已达71.2万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秀洲区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加码惠民举措,拓宽共治共享渠道破局城市精细化管理。 “群策群力”,搭起沟通桥梁。秀洲区打造“圆桌破难”城市管理品牌,以“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邀请企业商户、“两代表一委员”等多主体参与共商施策,创新参与载体,广泛吸纳民意,提升企业、群众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自推行以来,已召开“圆桌对话”88次,参与人数达1200余人,涉及主体6类,通过“圆桌破难”已收集民情民意565个,切实解决私搭乱建、临时早餐等问题220个。其中,“秀洲区王江泾镇沈家桥马路菜场”成为全区首例被攻破的疑难复杂问题,相关经验做法被《浙江建设》录用刊载。 “疏堵结合”,聚焦社会关切。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重振民间经济为主要工作方向。按照“疏堵结合、科学规划、合理设置、规范管理”的原则,做到“城市摊位管理、民众实际需求”两手抓。出台《秀洲区规范外摆经营活动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提高夜间执法频次,积极调研摊贩与民众需求,开辟了流动摊经营新模式。2023年,秀洲区在高照街道创新设立夜市试点象贤夜市、新义夜市等一批高标准夜市。2024年,设立32个“五芳斋”、“真真老老”早点摊。与此同时,2023年秀洲区智慧城管涉及流动摊贩投诉从上半年的1198起下降到下半年的766起,行政处罚案件从上半年的154件,下降到下半年的59件,处罚金额环比下降57.5%。 “共管共治”,破除管理难题。城市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反复性问题,以“反复抓、抓反复”的手段难以达到效果。秀洲区以“数智化”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打造“城市绣花针”小程序。通过百姓“下单”,平台“派单”,职能部门“接单”的形式,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共治共管”,让人人都成为城市管理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共享者。自小程序上线以来,共收集问题3482条,完成整改3183条,整改率91.2%。同时,通过“智慧城管”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智能研判问题后下派至属地中队,从2023年1月以来共发现17900件问题,均已全部处置完成。(嘉兴市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