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全力打造跳头文艺集镇共富样板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3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中泰街道地处杭州市余杭区西南部,辖区森林覆盖率达66.3%,有苦竹林3万亩,是全球最大的竹笛生产基地。竹笛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跳头遗址入围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文化底蕴深厚。中泰街道跳头文艺集镇项目立足千年遗址,打造具有影响力,集多元文创产业、商业项目、艺术活动于一体的文化创意街区,有效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优势,围绕“三横三纵”发展格局,踏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一步。

跳头文艺集镇位于中泰街道跳头集镇,紧邻02省道,距离地铁16号线南湖站200米,被江南慢村、中桥白云民宿群、湖畔实验室、之江实验室环绕,配套较为完善,文化休闲空间需求明显。街道通过厂房征迁、农民房租赁、土地流转等方式打开产业空间,弥补周边产业发展不均衡、文创产业弱势的情况,同时为南湖科学中心提供商业服务配套。

融合自然环境,打造特色公共空间

中泰街道跳头文艺集镇整体保留原生态民居的建筑形态和历史痕迹的基础上,通过景观设计融入农民房的形式进行整体环境提升,形成既具有历史文化痕迹又符合现代美学理念的艺术小镇。在建筑改造方面,保留农居房的建筑肌理及历史痕迹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改造,形成外观和样式基本统一的农居房,农居房内部由招商引资单位根据各自需求进行装饰,同时项目区域内的厂房由设计单位出具指导性意见后进行自主提升。通过优化环境布局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致力于塑造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美丽城镇,营造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中泰新形象。

创新运营模式,提升区域发展活力

跳头文艺集镇位于余杭区中泰街道“北部腾飞、中部靓丽、南部富美”三横架构的交汇点,以“1+1+N”的运营模式综合发展,即搭建一个文创产业平台为中心媒介,汇集“数字科技产业,文创设计产业,影视直播产业”等泛文创企业,助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通过嫁接一个文创产业生态链,有效串联企业和产业生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并充分利用明星及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积极引领其他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聚集,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链闭环;最后加强产业万物云聚集,着力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优势,不断吸引科技、人才各类创新要素,深度整合项目及周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从而满足不同阶段企业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加速各项目成长。集镇根据入驻企业综合评估其行业影响、主创人员资质、未来可成长性等,营造适宜企业生长的环境和氛围,从而真正实现从“企业孵化器”到“产业孵化器”的跨越式升级,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动能和集群竞争力,为项目持续创造新的活力,为美丽城镇的持续建设赋能。

壮大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发展

文化不仅是精神力量,也是生产力——中泰街道以创新为重点,以项目为支撑,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让跳头文艺集镇成为“中转器”和“发动机”,将竹笛、茶叶、民宿、工业园、实验室等连成一片,进一步探索文化赋能产业新手段,发挥出1+1>2的作用,拉动整体经济增长,推动资源和要素充分涌流,在跨界融合中共谋发展新篇章。

(杭州市余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