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建优智慧燃气管理体系拧紧燃气“安全阀”


发布时间: 2024-04-28 08:45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海宁市作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燃气)全国试点县(市),全方位推进燃气行业智能化建设,不断健全智慧燃气管理应用体系,构筑燃气“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已完成5座燃气厂站、750公里高中压管道、25座瓶装供应站、35万用户终端的智能化改造。

“普惠+”推动全域终端改造。全域推进用户终端燃气设施改造,累计为18.2万户居民更新更换瓶装燃气软管、减压阀、插入式接口,指导6303家餐饮单位和企业食堂完成燃气管道、丝口接头、常态检漏、连接软管和自动切断等防护改造。建立瓶装燃气信息化管理平台,汇总燃气经营企业信息,全域45万瓶瓶装燃气全量赋二维码,依托GPS+北斗定位技术跟踪回放配送轨迹,完善气瓶使用全时空安全监管。

“智慧+”加快用气模式创新。高标准打造一批智慧厨房样板,提供燃气泄漏自动处置、采暖智能调节等智慧化用气场景,如独居老人连续3天未用气,系统自动以信息、电话形式告知紧急联系人,并就近指派人员上门。目前,已完成413套精装修住宅的智慧厨房系统安装、1100个工商用户泄漏报警监测设备改造及15万台终端物联网表改造。

“普法+”合规指导防范未然。围绕燃气多发、易发违法行为及风险隐患,将49项城镇燃气执法事项、3部燃气领域法律法规、4个燃气行业执行标准、12个典型案例纳入安全用气预防性合规指导库,为精准实施燃气普法教育和现场指导整改提供有力支撑,帮助商户提前预防和规避风险,全面提升用气设施安全水平。目前,全市开展燃气普法宣传40次,阅读量达20万。

“安全+”实现风险隐患快处。归集燃气经营企业、燃气设施、燃气用户等数据信息,打造“燃气安全在线”应用平台,开发总体态势、日常监管、行政管理、风险预警、事故处置、复盘分析六大功能板块。通过数据分析,生成燃气企业管理的问题清单,按照严重程度分红、橙、黄三色,分类督促燃气企业排查整改。自2023年以来,线上巡察发现隐患5012处,燃气风险预警7953起,均已整改完成。

“执法+”管执联动严惩黑气。聚焦餐饮场所、经营站点等重点区域,以及无证经营、非法储存、私接管道、违规配送等易发问题,依托“综合查一次”工作模式,利用基层45个一体化执法工作站和8个惠企服务站,第一时间排查上报涉“黑气”各类风险隐患和案件线索,会同综合执法、住建、应急等部门开展城镇燃气联合执法。去年9月以来,专项查处“黑气”案件95起,其中涉刑案件3起,依法维护全市用气安全。(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