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深化政社联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27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玉环市通过政府购买,引入专业社工服务,形成政府、居民、专业机构三方合力,政社联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奋力把这一民生实事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2020年以来已完成12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3132户。

精准对接,力求民意“最大值”

开展“沉浸式”调研——依托“党员干部+专业社工”联动工作机制,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利用小区微信群、短信群发的同时,把“民意直通车”开进一线,深入摸清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确保每户居民群众都知情。2023年分2轮共发放调查表968份。

实行“菜单式”服务——改什么、怎么改等议题内容由居民做主,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的新路径转变。如四方花园小区业主最关心的改造议题是停车位规划增设、公共空间照明等,在推进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在原有小区停车位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加设标准停车位22个,并设置3个机动车充电桩。

突出“互动式”监督——通过公开栏、现场摆摊“问诊”、线上表决等形式,将民意调查报告、改造方案等信息进行公示,并建立意见收集—研判—反馈机制,持续完善整体方案,全面保障居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意改造率达98%以上。

协同联动,力争改造“最优解”

多方协同——搭建主管部门、相关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第三方社会组织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多方主体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2023年组织开展10多场专题协商(现场对接),解决了通讯管线改造、自来水管部分迁移等问题。

专业把控——组织专业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力量进小区,加强细节把控,深挖空间资源,切实保障改造质量。如干部联建小区通过改造,增设了沿河景观步道、海绵设施和130个停车位,提升了小区绿化景观品质。

联动建设——探索老旧小区改造融入未来社区建设途径,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在未来社区建设中补充邻里中心等,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融入未来社区特色场景,努力打造美好生活“幸福共同体”。目前3个旧改类未来社区已完成建设并通过省级命名,其中包含了2个老旧小区改造。

多维保障,力促更新“最强音”

构建共商共治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服务模式,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后续日常维护管理,确保改造后不“返旧”。如结合海港小区(日新苑)改造,成立小区业委会,深入参与方案设计、施工监督等环节,重点聚焦邻里驿站、停车位改造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共同缔造美好宜居家园。

探索多元融资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解渴”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以来已获得资金补助5100多万元,并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蓝天花苑小区改造。同时探索老旧小区改造运营,挖掘存量、盘活资源,努力实现社区嵌入式服务可持续发展。

健全服务评价体系——坚持问效于民,加强跟踪服务,建立健全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获得感。近三年来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满意度均达90%以上。(玉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