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建设局“3+3”机制助推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三支队伍”建设有关部署要求,湖州市建设局积极开展年轻干部“导师帮带 青蓝工程”活动,全面推行“3+3”导师团帮带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五讲五好”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因需施教“结对子”,跑出成长成才“加速度”。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按照“补齐短板、帮带共进”原则,全面推行“3+3”导师团帮带培养机制,建立导师资源库和帮带对象需求库,确定局分管领导、局机关处室(局属单位)负责人、优秀年轻骨干等3类成长导师,筛选出建设系统内选调生和事业单位党政储备干部、局管优秀年轻干部、近三年新进事业在编人员等3类培养对象,以颁发聘任证书、举行结对仪式等形式,建立导师帮带关系28对。通过“一对一”定向帮带,在思想上关心、工作上关爱、生活上关照年轻干部,逐步形成“一年跟着干、两年能单干、三年成骨干”的人才梯次培养模式。 靶向施策“墩苗子”,练就担当作为“铁肩膀”。推进建设系统“1+3+N”干部队伍体系建设(1个“导师帮带 青蓝工程”活动,项目首席负责、城建大讲堂、调研课题领衔攻关3个载体,业务培训、谈心谈话等N项细化举措),聚焦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能力相对不足、岗位新知识和业务水平较弱等问题、短板,“一对一”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成长计划,采取“手把手”教学、“肩并肩”施教的方式,重点围绕6项省市民生实事、34个实干争先承诺事项、城乡领域扬长补短、“四季看变化”等中心工作,开展“四个一”活动,帮助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处置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实践本领。 立体考核“压担子”,细耕培养管理“责任田”。建立健全导师帮带考评机制,建立帮带导师职责清单和培养对象成长档案,按照“目标引领、差距管理、过程控制、考核激励、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理念,实行“年初计划、每月汇报、季度点评、年中座谈、年末比拼”,局人事部门定期查看导师帮带情况和工作进展,对培养对象重点工作、重要成效等全程纪实存档,确保帮带责任落到实处,帮带措施取得实效。年末组织集中晾晒比拼活动,听取帮带导师对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情况的评鉴,并根据日常表现及比拼晾晒情况,对综合表现优异的年轻干部,继续加强全方位跟踪培养,对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及时选拔任用,牢固树立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的用人导向。(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