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海润街道绘就现代化美丽城镇新面貌 |
||||
|
||||
三门县海润街道聚焦“万亩渔塘·畲乡渔港”发展主题,持续塑造城镇产业、文化和风貌特色,逐步推进生态、经济、人文的有机统一,展现现代化美丽城镇新风貌,打造共富展示海润样板。 “建+美”为形,绘就城镇“新图景”。海润街道以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为目标,深掘畲族文化底蕴,建设畲街、水上大舞台、畲风广场、山顶观景平台等,打造“中国海上畲乡”特色旅游示范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同时,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通过邻里中心功能叠加、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道路管网类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畲风景观节点植入、数字化管理系统融入等方式,勾勒 美好生活的全新图景。 “坊+馆”为介,搭建产业“新平台”。采用“海畲山盟”党建联建模式,将周边的村、社区、企业纳入共富矩阵,完善产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集“渔塘体验区、展示厅、人才助富驿站、直播基地,物流仓储、加工车间”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共富工坊;深挖涛头资源,建设兼具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服务群众、对外展宣等多功能的精品村史馆。依托“一坊一馆”重要窗口,对外展示畲乡风貌,从渔到旅推进三产进一步融合发展,打造品尝体验、房车露营、网红夜市、后备箱集市等新消费亮点。截至目前,共富矩阵已纳入成员7家,每口养殖塘年平均增收4-5万元;“一坊一馆”累计接待游客280余批次,村史馆被认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企+才”为舵,引领发展“新航向”。在美镇建设过程中,不断健全长效发展机制,对接大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养殖标准化管理小组,以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资经营、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助力小海鲜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双提升;与中国银行台州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专员下沉养殖塘提供量身定制的政策性融资担保、红色信贷“惠农贷”等服务。结对省水生动物研究所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组建“工坊智囊团”,邀请研究所研究员、推广站技术专家、养殖大户等加入,共谋小海鲜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和青年回乡“双回”工程,撬动各类人才以资金回流、智力回引、技术回援等方式反哺家乡,培养提升村民养殖、销售、推广等技能。 “时+势”为帆,竞逐共富“新赛道”。面对国内水产养殖“人多塘少、季节限制”等瓶颈因素,涛头村党总支书记放长眼光、大胆开拓,组建“国外养殖先锋队”多次赴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考察,并依据土地性质、承包成本、气候条件等选择试养地点,开启跨国养殖新赛道,实现全季节、全周期养殖。抢抓“一带一路”机遇,通过积极参加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韩国釜山水产及渔业展览会、借助海外养殖平台宣传推介等方式,鼓励本地青蟹、血蚶、缢蛏等小海鲜出口,拓宽国外销售渠道,并将海外养殖产物带回三门市场,助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小海鲜错峰上市,实现四季有“鲜”。截至目前,先锋队赴海外考察20次,养殖基地覆盖海外国家3国,总面积超5千亩、总产值超1亿元。 “节+会”为媒,擦亮品牌“新名片”。举办三门县美丽渔村建设现场会暨首届海上畲乡文化旅游节、承办台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会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等,邀请浙江品质旅游组团联盟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仙居安岭乡等畲族集聚村参加,推介“畲乡”产业,现场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做实做响“中国海上畲乡”特色旅游品牌。发挥共富工坊纽带作用,承办“‘红心’助共富·‘蚶’玩在浙里”首届鲜甜三门·血蚶节暨共富工坊产品“六进”活动,做好做优“花鼓漫血蚶”鲜甜品牌。(三门县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