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多维聚焦提高“三率” 推动城市管理明显精细


发布时间: 2024-05-29 19:0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基层执法治理新模式,聚力优化勤务管理机制,着力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见勤率、管事率、满意率,做到“人员要上路、上路要管事、管事要满意”,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市区实现一线执法人员分布达85%,重点点位到岗率100%,应急反应速度从10分钟缩至5分钟,综合处置率从1月的96%提升到5月的99%,城市精细化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聚焦力量下沉,着力提高“见勤率”

一是“网格化”执法排盲区。空间上,采用“区、片区、网格”一网三级管理模式,每片区落实2名片长,每网格绑定1名街长,实现区域无遗漏、人员全覆盖。时间上,除日常值守外,根据街区模式和人流时段不同,在重要点位额外增强值守力量,实行24小时阶梯式动态监管。目前,全市共划分130个片区、910个执法网格进行全天候巡控。

二是“常态化”下沉促长效。打破干部“二线”思维,建立“一线”工作长效机制,要求所有干部全部错峰下沉一线,以“车巡+步巡”模式重点巡查路面卫生、越店经营、违停乱放等薄弱环境和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巡控力度。今年5月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124人次,巡查发现问题7200余个,整改完成率100%。

三是“集群式”值班增效率。建立城区执法“1515”快速响应机制(即“1分钟交办,5分钟响应,15分钟集结到位”),由“带队领导+业务骨干+辖区中队”集群式值班,联合快速高效处置现场情况,实现问题整改从7日缩短至3日。

聚焦科技赋能,着力提高“管事率”

一是加强智能支撑。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利用数字执法大屏、无人机、高空瞭望、远程喊话等智能设备,开拓远程及空中视野,无死角监管秸秆焚烧、垃圾乱倒、渣土乱堆放等行为,形成“一键抓拍、智能派单、处理反馈”的闭环流程。截至目前,全市利用数字化抓拍设备使用区域全覆盖,实现数字执法问题发现率从去年25%提升至今年30.5%。

二是加强联动机制。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平台,统筹市级各部门下发的任务和横向各条线报送的任务,最大程度整合单部门为跨部门联合检查,大大减少行政检查频次。今年以来,共开展“综合查一次”8671户次,减少企业干扰5708次。

三是加强即时支持。建立网格内、片区间线上沟通群,实现“随手拍、即时改、群督查”,持续提高问题处置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平均每日发布情况举报、督查反馈和工作动态900余条,规定时限内整改率达100%。同时,推广官方微信“随手拍”群众参与渠道,提升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精准性。截至目前,今年共累计处理群众线上诉求7992条,总结案率100%,按期结案率98.58%。

聚焦提质焕新,着力提高“满意率”

一是专项行动提升城市风貌。创新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月季花”行动,以“一月一行动,一季一总结”进行城市街景风貌微更新。今年以来,已陆续实施共享单车规范停放、“牛皮癣”小广告整治、城市增花添彩等专项行动,全市共集中整治共享单车3.7万辆,清除“牛皮癣”小广告7600多处,完成增植草花11148平方米、彩叶树8096棵,覆盖率提升139%和193%。

二是宽严并济提升执法质效。在全省率先推行“首违不罚+ 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机制,通过增设公益代罚岗、创新“学法小课堂”、推行轻微速罚等,将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实施以来,全市办理相关执法案件9370余起,为各类市场主体免罚、减罚3500余万元左右,轻微违法告知承诺整改率达98.4%。

三是靠前服务提升群众满意。推出排水证办理、门头审批等“零次跑”服务,对小微商户开展“事前辅导+帮办代办”服务,对中大型企业提供“菜单式”行政合规事项指导送法上门,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共登记小微商户需求4500余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900余次,送法上门1700余次,提供指导服务2000余次。(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