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
||||
|
||||
为进一步做好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宣传活动,宁波市镇海区以“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紧扣“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活动主题,把握“营造活动氛围、展现分类成效、发动全民参与”活动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好的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活动,让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有声音、有温度、有反响。 抓实入户指导。全区组织志愿者、网格员、工作人员开展“分类进万家”行动,通过发放垃圾分类知识手册、赠送垃圾分类宣传品、面对面讲解与指导等形式,宣传《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分类知识。同时,对辖区沿街商铺、建筑工地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查指导,提高商户和建筑企业员工分类意识。共发动志愿者1730人次,覆盖家庭、单位99179户。 强化教育培训。全区积极开展“分类微课堂”,以党建引领整合“五社”力量,搭建好物居业联动宣传教育平台。宣传周期间,全区分级召开垃圾分类培训会,组织街道专管员、网格员、居民骨干、物业等人员参加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做到区、镇街、村社三级全覆盖,发动学习3143人次。同时打造“小候鸟”垃圾分类亲子课堂、社区老年课堂等,结合互动体验,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水平。共开展培训57场,参与人数达3143人次。 创新活动形式。镇海区将垃圾分类融入趣味游戏、变废为宝、公益集市、非遗文化、绿色兑换等,共开展“分类快闪秀”活动8场,影响覆盖1782人次;开展“低碳齐参与”活动32场,发动门店、单位685家,影响覆盖5067人次;开展“分类体验日”体验活动58场,直接参与人数达8779人次;开展“有害换有爱”、条例宣讲等各类活动133场,直接参与人数达24909人次,影响覆盖54万余人次。其中,招宝山街道青年社创夜校通过开展变废为宝、非遗手作、书法教学等形式的课程,构建青年充电赋能“生态圈”;澥浦镇“桶宝宝”家庭编写垃圾分类顺口溜,用普通话、宁波话分别录制音频,用喇叭在村内循环播放;九龙湖镇河源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创意市集,设置趣味游戏和绿色兑换集市,鼓励市民参与资源循环利用;贵驷街道组织村社在辖区各垃圾亭四色点位组织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线上+线下”多方宣传。充分挖掘新媒体资源,利用中国网、中国蓝、潮新闻、宁波晚报、甬派、镇灵通等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宣传引导,提升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率、知晓率和准确率。同时积极利用小区绿化、宣传橱窗、LED电子屏等开展宣传工作,号召各社区、单位利用微信、短信等手段宣传垃圾分类及《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力争做到宣传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共刊发报道51篇,宣传报道触达54万余人次,浏览量达72万余人次;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3篇、省级23篇、其他媒体25篇。(宁波市镇海区垃圾分类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