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并重 助力杭州市现代化美丽城镇 |
||||
|
||||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杭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以“富裕富足、数智高效、和美共生”为目标引领,高规格成立领导小组,专班化机制高效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率全国之先,出台《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系统集成“千万工程”二十年来城镇建设的重要实践、制度成果;在美镇建设中,完成理论研究类课题成果转化8个,出台《杭州市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评价办法》等政策文件10余个,为《条例》出台提供了四梁八柱。在项目推进中,通过情况通报、现场办公、互学互鉴等机制,聚焦产业、宜居、文化、治理等,锚定“现代化”,因地制宜实施基础设施提标行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全覆盖”到“高品质”精彩蝶变,为构建城乡大美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杭州力量。 接续奋斗,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聚焦民生需求,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一是聚焦三水一气,创新市政设施“新面貌”。强化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在落实资金保障、明确运管责任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巩固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以“五全理念”,探索实践“农村污水零直排村”建设;提升天然气覆盖率,推进老旧燃气设施更新改造,保障燃气设施安全运行。近期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在淳安县下姜村检查农村污水处理终端时,组长宋秀岩表扬杭州农污治理水清、无味、点绿、景美“八字方针”和污水全收集、雨水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资源全利用、监督全智慧“五全理念”,在国内属于创新领先地位。二是聚焦空间优化,构建内联外畅“新体系”。着力构建“内联”,倡导“小街区密路网”,加快交通“微循环”,形成高效便捷交通网;着力打造“外畅”,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城际铁路、快速路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构建联通城镇与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临安区昌化镇通过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大交通”路网,完成唐昌街等七条线路提升改造,逐步构成“四横四纵”干路网体系,形成高效复合、内联外畅的交通结构。三是聚焦绿色空间,构筑推门见绿“新场景”。以生态道、健康道、智慧道、文化道、致富道“五道”理念,打破区划壁垒,实现绿道网互联互通,形成“联城、连路、链景”的系统化城乡绿道景观,探索实践全市域“蓝绿交织、水城共荣、覆盖城乡”的绿道网建设杭州模式。余杭区径山绿道以“禅茶雅径”为定位,深入挖掘、厚植文化底蕴,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带动沿线民食民宿、农业采摘、休闲露营等产业发展,有效促进周边村民致富增收。 以人为本,加快基础设施品质提升 杭州聚焦城镇韧性增强,综合功能完善,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一是推进数字基建,抢位布局“新质生产力”。围绕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基站建设,推进新一代网络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推动多功能智能杆、智慧道路、水务、燃气、环保建设。钱塘区全域纳入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与应用先行试点,开设杭州市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2023年新增5G基站140个,累计安装5G基站近2400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居全省第一。二是坚持慢行优先,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理念,优化城市综合交通格局,赋予慢行交通优先路权,构建全龄友好型慢行系统。临平区在道路整治提升中,统筹实施城乡公交体系建设、滨水岸线景观建设、无障碍城市建设等多项工作,综合提升城镇慢行系统,协同推进城镇慢行系统与滨水绿道、活力跑道、骑行车道互联互通,推进节点串珠成链,提升出行品质。三是筑牢生态本底,打造绿色低碳“新地标”。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加快绿色转型,打造具有科技含量、环保意识的低碳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网系统。萧山区益农镇利用光伏、地热、沼气等清洁能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引入地源热泵水产育苗保温技术,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减少企业、居民支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多措并举,探索基础设施长效运维 杭州创新管养模式,提升管养标准,破解重建轻管难题。一是全民参与,探索自治管理“新经验”。探索建立“党员牵头、科学划片、骨干监督、家家管护、人人参与”工作模式,因地施策,激发人民内生动力,高质量推动基础设施长效运维。桐庐县合村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各村成立以班子成员带头,党员代表、志愿者参与的“1+2”管理小组,定期对基础设施开展运维管理,有效缓解运维管护的成本和压力。二是招商引资,激发专业运维“新活力”。积极探索“政府建、基层用、合力管”运维管理模式,通过出让优质点位,吸引企业入驻,共担运维责任,实现政府、企业、个人三赢,着力破解基础设施重建轻管难题。建德市乾潭镇在绿道周边优质点位,发布驿站招商手册,由入驻商家负责区域范围内绿化管养、路面养护等,减轻政府养护管理成本。三是数智赋能,探索智慧管养“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可视化、信息化手段,加强智能设备和技术措施应用,实现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预警分析等闭环智慧化管理网络,提高设施运维的及时性、精准性和可预见性。淳安县汾口镇建成首个乡镇级“治水客厅”,24小时在线监测水体情况,发现异常实时报警推送,实现智慧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目前,已发现并及时处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异常情况17次,有力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