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道梦创融城 聚力打造高质量美丽城镇


发布时间: 2024-07-30 17:27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道对标对表“五美”要求,坚持产业先行理念,以城镇风貌综合提升为重点,通过政企合力共建、产城融合发展等载体,大力建项目、育产业、优生态、惠民生,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

产业为擎,科创引领,塑造活力江口。作为台州湾科创走廊节点、永宁江科创带工业4.0起点,江口街道紧紧围绕工业本色,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促进区域发展优势互补。一是推进工业有机更新。强化“空间要素”支撑,加快实施清退淘汰、低散乱整治,不断挖掘存量、盘活资源,有步骤、有重点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近两年,共清退大闸路、永达路、黄椒路沿线两侧低效企业23家,拆除违章建筑74.2万平方米,盘活工业土地1140亩。推动辖区工业企业高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协助精进药业、森立塑胶等企业转型升级,落地台州市黄岩区海洋可持续发展产业园暨联合国“地球卫士”国家试点项目等项目。二是搭建科技创新阶梯。发挥台州梦创园、人才创业园和小微园三大产业平台优势,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激发光昊光电、天宇药业、中科创越等本地高精尖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招引高端人才项目,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以梦创园为辐射点,建设智创产业园、精一新材料园区、联化产业园二期等项目,积极培育生命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精心构筑科创智芯新高地。延展梦创园核心辐射力,加快推进梦创园二期、热电厂改造、工业邻里中心、梦想魔方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三是助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充分利用辖区食品园区优势,以第二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以东魁杨梅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扩大本地杨梅、枇杷等名品优势,对接黄罐、一罐、宜美等食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实行“产储加销”一体化综合经营。打造东魁杨梅母树园,举办“采摘节”等活动,打响“东魁杨梅”IP,打造特色农文旅基地。

品质为魂,蝶变新颜,梦创融合篇章。立足市区融合焦点,江口街道积极承担区域功能互融互通使命,推动城市提质扩容展新颜,刷亮“秀美江口”底色。一是推动城市更新筑巢引凤。作为市区融合、黄岩向东发展的主战场,江口街道以多村联改重点工程推进东融城市提级,累计完成签约2906户,整体签约率达98.6%,累计腾房588户、拆除333户564间、拆除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安置区块签约率、腾房率、拆除率实现3个100%,台州学院选址区块签约率100%。二是建立内联外畅的立体交通网络。在区域联结上,推进市域铁路S2线江口段建设,建成后江口拥有江口站和内环路站两个站点,届时五分钟可达台州西站和台州站,有效推进江口一体协同发展。在内部优化上,推动204省道顺利通车,对永达路、大闸路、江山路等道路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三纵三横”交通路网体系,畅通交通内循环。同时开展城镇道路品质提升工程,并以智慧停车场改造工程等项目为抓手,改善停车供给,提升全域风貌。三是扮靓新城生态颜值。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推动江口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智慧环卫一体化建设等工程。深化棕地生态修复,推进海塘安澜工程,与旧工业建筑相融合,改善沿塘生态环境,提升区块城市价值。同时推进东官河绿道、双龙河绿道等绿道工程,提升绿化品质。

民生为底,乐业宜居,绘就三江画卷。江口街道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当做工作落脚点,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共享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共筑幸福三江口。一是创新职业特色教育。紧抓“三支队伍”及“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机遇,着力打造“30分钟就业技能生态圈”省级试点项目。首创与企业深度联动,充分发挥辖区企业产业优势,打造江口街道家门口青少年宫“江来小匠”品牌项目,为青少年提供职业启蒙平台。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聚焦补齐教育缺口,完成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改扩建、江口中心幼儿园(山下郎校区)建设工程。完成江口村百姓健身房、新来桥村笼式足球场等便民惠民健身场所建设,不断完善“15分钟健身圈”。推动江口商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及品质。三是推进综合治理现代化。在“119”(一套机制、一支队伍、九支志愿服务)基础上,与江口派出所联动建立4+X “联勤联动”工作体系,持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三治融合发展。建立江口街道综合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形成“3+2”特色智慧管理模式,通过与海康威视合作,打造高空瞭望工程,委托安邦护卫,建设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实现城镇管理从粗放转向精确、从开环转向闭环、从静态转向动态,进一步擦亮美丽城镇本色。(台州市黄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