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泽国镇三维度打造现代化美丽城镇新画卷 |
||||
|
||||
近年来,温岭市泽国镇坚持“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以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建设为契机,突出问题导向、实效导向、前景导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提质增效,奋力打造独具魅力、令人向往的“韵味水乡、工贸强镇、品质新城”。 推动新旧并进,以加快有机更新提升城市“温度” 一是因地制宜,补齐老城短板。针对老城商业、居住、工业混杂、公共服务设施缺少的短板,有序拆改过度拥挤、商住混建、低散厂房等老旧建筑,淡化工业功能,通过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打造多元服务“新空间”。如鹤池社区置换改造原税务所老办公用房为便民服务中心;文昌社区聚集“一老一小”重点需求,改造科技文化馆空置场馆为妇女儿童驿站、托育服务中心,新建小区配套社区用房改建幸福学堂、社区老年食堂等,获群众点赞肯定。 二是整合资源,提升配套服务。坚持规划先行,以高品质商住区梯度取代散乱老旧商住房、低散厂房,通过宅基地换城市套房式住宅、盘活闲置用地等方式整合用地指标、强化用地保障,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如在山北商贸活力区,通过断头路改造利用、老旧危房拆除、农用地复耕等方式,盘活释放潜力用地70多亩,打造特色商业街、农文产融合综合体组成的城市田园融合型综合体项目。目前该区块单日人流量突破2.3万人次,单日营业额最高达12万元。 三是聚焦发展,优化出行体验。针对镇区道路通行能力受限、道路风貌品质不佳等问题,通过攻坚断头路打通、大转盘改为红绿灯、主干道路“白改黑”等措施,推进通行能力与品质融合提升。两年来,打通“断头路”8条、整治“桥头跳”14处,山北商贸活力区大转盘改建红绿灯双向八车道。率先在全市实现镇域公交和公共自行车全覆盖,10条公交线路联接市域交通,设立公共自行车点110个,投用公共自行车2200辆,实现与温岭城区互借互还。同时,设置电动车充电桩140个,新增智能停车场5个、车位454个。 推动产城融合,以加快前瞻布局提升产业“高度” 一是突出科学谋划,发挥区位优势。抢抓高铁温岭站点和市域铁路S1线在泽国设点的有利机遇,植入“居住+商业+X”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辐射能力。加快更新改建高品质住宅区、高品质商圈,打造“高铁站——市域铁路站”区域TOD综合体、“P+R”一站式综合换乘站。主动积极衔接千亩芯片控制产业园,在产业园与高铁TOD之间科学布局教育、医疗、公园等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带动金融、商业、办公、休闲旅游等城市功能。 二是突出多方协作,增强产城配套。鼓励、支持和引导多方主体和多元资金,共同参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如由镇国资平台与泽国乡贤合资,在山北商贸活力区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兜兜众创空间,农文产融合释放城区潜力用地,聚力打造城市里的“诗与远方”。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投资4800万元对322亩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串联千亩芯片产业园与高铁TOD,打造集田园、生态、湿地水系于一体的花海间观景栈道。 三是突出适度超前,守牢生态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镇域内214条河流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作为生态的“晴雨表”,通过工程性、项目化治理,分类施策、分区片推进,实现建成区污水零直排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出水水质达标率100%。去年以来,先后启动牧屿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牧屿片区污水管网提升工程、水仓垃圾中转站扩建改造工程等,镇域日污水处理总量将从6万吨提升为11万吨。 推动人景相映,以加快增绿添景提升民生“刻度” 一是“微改精提”展新颜。编制并实施《泽国镇绿地系统规划》,融合海绵城镇理念,通过见缝插绿、屋顶植绿、“拆一片房、建一片绿”等措施,打造城市“绿肺”。两年来“拆围透绿”2.6万平方米,新增慢行绿道11公里、公园绿化1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8%。如在中心城区建设面积约10亩的鹤桥公园,并配建自助图书馆,填补新老城区结合部500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空缺,成为地标建筑和网红打卡点。 二是“显山露水”添韵味。凝练山、水、城特色文化要素,以生态步道、美丽河道、美丽乡村等为载体,镇村联动发力,不断提升沿河沿山绿道,串联滨水空间、特色街区、公园广场等,建成美丽河道38条、绿道50余公里。如投资2200多万元分期改建294亩的废旧矿山为新渎山公园,并将北部水网与南部新渎山“合璧为一”,目前已建成集绿洲、休憩、健身、娱乐、停车、充电等功能于一体,呈现流动变化的景观空间。 三是“书香溢城”增活力。融合建设绿地公园与书香家园,充分展现泽国特色文化底蕴和文化浸润下的城镇之美。如将老镇区低效老仓库、老厂房改建更新为滨水绿地环绕的自助图书馆,与沿河绿道融为一体,成为学习、休闲、健身、打卡的好去处。重视赓续历史文脉,保留修复明末古书院旧址改建为月湖书院,植入市图书馆泽国分馆,与文昌社区绿地公园统筹建设,提升10分钟生活圈品质。(温岭市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