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三合镇凝心聚力共谱城乡风貌新篇章 |
||||
|
||||
天台县三合镇始终坚持把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作为助推“整体大美、浙江气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坚持在“整治”上下功夫,在“长效”上做文章,在“创新”中出实招,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优化行动、产业兴旺行动、人文传承行动等工作,点燃城乡风貌建设,高质量谱写全县小城镇建设提质焕新新篇章。 环境为先,擦亮三合底色。一是巩固成果,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优美生态和宜居环境是城镇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三合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三改一拆”行动进行到底,巩固卫生镇创建成果、“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低散乱”等专项治理,扎实抓好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深入抓好治危拆违,统筹抓好“大棚房”清理整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二是精雕细琢,加快推动城镇高质量有机更新。按照镇景融合理念,工作突出一个“微”字,着重下好“绣花”功夫。在外在风貌上,不搞“大拆大建”,追求精致精品,使风格整体性与局部多样性有机统一,乡土风情与文化创意协调融合,景观风貌、视觉形态得到全面提升。 产业为基,提升三合民富。一是深耕传统产业,构建产业集群发展高地。三合镇聚焦传统橡胶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培育,多要素聚集,把三合镇建设成为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特色产业强镇,加快构建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网络服务体系、紧密利益联结的产业集群。二是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强化项目招引,引进培育数字经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抓好产业优化升级,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坚决整治“低散乱”企业。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产业发展高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人文为底,彰显三合魅力。一是坚持修旧如旧,赓续文化根脉。三合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历代名人辈出。三合镇重点抓灵溪片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整饬老街区,修缮老建筑,保护和利用好古村落,加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传承,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二是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服务阵地。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建好、管好、用好镇邻里中心、镇图书馆和农村文化礼堂,使之真正成为全镇群众的精神家园。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等各类文明创建行动,引导城镇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文明新风展现城镇最美气质。(天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