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打卡 临海市垃圾分类督导员实现“智慧化”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7-09 18:0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随着“两定四分”工作的深入推进,部分垃圾分类督导员出现责任意识淡化,职责担当不强、监督指导不力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的日常管理,提高督导员专业能力和履职水平,切实发挥督导员的监督指导作用,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量的“关键一环”,临海市开启督导员“智慧化”管理模式。

制定督导职责,强化作业规范。为进一步细化责任,强化落实,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督导员业务水平,临海市分类办出台《督导员考核办法》《临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补助经费考核办法》,各镇(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实地情况,细化制定督导员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职责,并将职责上墙,接受公众监督。同时镇(街道)、社区、物业发挥监督和保障作用,引导群众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分类准确率和投放率,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建立管理机制,增强责任意识。一方面,模式依托“指纹”考勤机和人脸识别系统,要求督导员准时出勤并随时在岗,全智能督促督导员履行职能。另一方面,借助实时监控系统,针对督导员的工作情况及督导情况进行全天候督查。通过智能化系统,充分发挥每个督导员的作用,让督导员能够真督、敢督、会督,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临海市共安装234台智能考勤机,383个智能摄像头。

打造培训平台,提升业务水平。依托台州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临海分院,对拟聘用的督导员统一开展岗前培训,包括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分类知识理论、分类督导实践等内容,培训合格后颁发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证,持证上岗。上岗后由各镇(街道)每季度对督导员进行培训,宣传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强化工作职责,及时纠正督导过程中不良的行为,提升其履职能力。同时针对督导员前期培训成绩和后期履职情况,对督导员进行评级,根据级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