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创新“三位一体”互动治理型执法模式打造更优法治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5-01-02 16:54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浦江县聚焦企业法治“免疫”弱、低效执法检查、处罚不规范等问题,通过事前风险预防、事中执法规范、事后监督闭环,创新“三位一体”互动治理型执法模式,有效降低企业法治成本,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更优法治环境。

聚焦事前风险预防,增强企业法治免疫。一是设立预约式指导“云窗口”。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新媒体端口+预约专线”线上线下协同阵地,推行告知制度,拓宽畅通企业群众预约通道。二是推出一站式服务“五步法”。创新“企业预约—预检研判—定制服务—联合‘体检’—集中培训”行政指导“五步工作法”,整合“1+8”执法队伍班子领导、业务骨干、公职律师等600余人,组建“家庭医生式”法治服务团,帮助企业筑牢法治“免疫”防线。三是筑牢合法性审查“防火墙”。强化“县乡法治审查员培育机制改革”省级试点建设,成立法治环境重点领域法审小组,在17个重点执法部门探索推行法治审查员制度,全链条聚焦涉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行政协议以及其它重大涉法事务,创新推出“‘4+X’合法性审查流程体系(涉企版)”。

推动事中执法规范,降低企业法治成本。一是严格规范检查频次。制定实施《浦江县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推行“无事不扰企”,明确当年度对同一企业的计划外单部门检查一般仅限一次,两次计划内检查均未发现问题的,原则上不得再安排计划外检查。聚焦“一件事”增值理念,组织认领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执法监管“一件事”11件,覆盖场景应用68个,实现多个事项一步监管到位。今年以来,“综合查一次”比例同比提升118.6%,减少企业干扰4295户次。二是主动引导指导纠错。制定相关规范,全面推行包容审慎和柔性执法,明确在实施行政执法活动中,应当充分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方式,主动引导、指导和允许市场主体当场或限期内纠正违法行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同时依法运用“从轻、减轻和不予”处罚情节。三是准确执行裁量基准。严格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定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和首违不罚相关制度,全面梳理涉企涉商“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罚”事项清单177项。今年以来,共依法办理“首违不罚”案件145起。

建立事后闭环机制,回应企业问题诉求。一是建立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出台《浦江县涉企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闭环机制工作方案》,打造“发现—分析—解决—反馈—动态调整”流程机制。二是建立问题线索“双转+监督”机制。立足“民呼我为”热线平台,将企业群众信息诉请,分别流转至相关执法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及时核查问题线索,启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同步开展执法监督,督促执法部门依法规范办理。今年以来,制发14份执法监督通知书,核查处置8条问题线索,整改率100%。三是建立分级分类处置机制。结合企业群众信息诉请的问题领域、频次、社会影响,打造“重点督办+常规处置+定期回访”机制,重点聚焦涉企重大利益、重大社会影响、多次投诉举报等事项,实施分析评估及分级分类处置。今年以来,已处置涉企行政执法投诉举报问题22个,“重大事项”0个,“重复事项”9个,“一般事项”13个。(浦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