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发布时间: 2025-01-23 14:55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嘉善县以增值化改革理念为牵引,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为目标,通过转变执法理念、贯通执法环节、强化执法监督,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努力实现行政执法效能最大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最小化、为民服务效益最优化,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抓牢“前端”,精准施策,执法服务更加主动

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强化许可和监管衔接,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在群众关切的监管领域试点实施“一次性告知”。如汽修监管领域,梳理行业管理要求及市场准入标准,形成高频多发违法违规事项清单,在核发营业执照时即一次性告知合规经营要求,形成《部门检查事项及处罚事项汇总表》及《常见违法行为一次性告知提示清单》,涉及6个部门20项检查事项、22项处罚事项及19项常见违法行为,极大提高了告知效率和后续监管效率。

深化“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依托县级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形成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对外联络、县综合执法办对内保障以及各行政机关、镇(街道)有效支撑的亲清型涉企服务运作模式。完善贯通“派单”机制,针对新能源、生命健康等10类本地特色、主导行业推出推荐式套餐,通过“套餐点单”的供给模式,满足企业需求,截至11月底,重点指导服务初创型企业40家次,纠正隐患45个,得到企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该做法先后入围省市多项改革典型案例。

推出涉企法治增值服务。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法治服务专区,提供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11项法治服务,联合省内以及示范区优秀律所推出17类34项涉外法律服务产品。打造“易企钉”-协同法务区云平台,重点提供域外法律查明、涉外律师服务、合规预约、风险识别、贸易摩擦、涉外公证、法治宣传、涉外仲裁、涉外调解9大类服务,涵盖17类34项涉外法律服务产品、16类72项法治体检服务、38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产品等,为县域内企业提供涉企法治服务支撑。

做实“中端”,减负增效,执法检查更加高效

深挖执法监管“一件事”。率先出台《执法监管“一件事”工作指引》,明确工作内涵、主要任务及方法举措等23项具体内容,提升跨部门综合监管实效。谋划推进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社会民生4大类13个执法监管“一件事”工作。其中,建筑垃圾处置、医保定点零售药店、道路停车、机动车维修单位经营等监管“一件事”先后得到上级认可或推广。深化“管执联动”,率先在建设领域出台案件移送标准制度,进一步规范协作流程,强化行业监管与执法处罚双向贯通。

深化“综合查一次”工作。出台《嘉善县预约式“综合查一次”工作导则》等制度,协调29个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年度行政检查计划307条,计划按期完成率100%。建立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内部审核制度,通过“内部审核+县级备案”统筹推进临时计划执行,2024年“综合查一次”占比38%,全县行政检查减少26%,其中直接减少入企检查1821次,同比下降30%。在干窑镇试点简单检查事项委托查,进一步探索减少现场检查人数,避免扎堆检查、人多扰企。

探索涉企精准监管模式。在经济开发区(惠民街道)试点建立企业分级分类“四色管理”机制,实现涉企高效监管。建立集综合执法、经济绩效及应急管理等重要监管领域于一体的赋色模型,将园区企业分为“红黄蓝绿”四个颜色等级,形成企业画像,并实现动态赋色、隐患警示、分析研判及闭环处置等功能,并提供线上指导服务,进一步发挥执法监管的引导、纠正、治理功能。今年以来,已对229家规上企业、879家工业企业实现“四色”分级动态管理。

理顺“后端”,协同监督,执法效能更加优化

打造行政执法闭环监督体系。制定《嘉善县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流程制度》等7项配套制度,编制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和事项清单,搭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架构。建强“法治审核+执法监督”平台,司法所与镇(街道)法制室合署办公,推进基层合法性审查、基层执法监督与基层共治融合。自赋权以来,全县各镇街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9261件,未发生一起案件被复议纠错或诉讼败诉。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规范行刑案件移送程序,累计移送案件26件。

建立示范区跨域执法协作机制。将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的理念向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输出,会同青浦、吴江创新跨域行政执法协同,有效推动跨区域行政执法机制共建、资源共享、标准共通、监督共治。制定行政执法标准165份,联动行政执法人员7412人,归集行政执法案件1455件。打造“跨域执法协作应用”,重点围绕渣土运输、水源地保护、危化品管理等8大领域联合执法的高频事项,开发跨区域数据共享、联合执法、证据互认、集体会商、基准协同、交叉评查等应用场景,汇集三地执法人员、行政处罚等数据。

搭建“104050”改革观察网络。协同县工商联,积极探索构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10(观察站)、40(观察点)、50(观察员)”观察体系,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干部、企事业人员中聘任观察员,重点围绕执法监管中的扰企扰民问题,广泛收集线索,主动汇总报送意见建议。今年来,已组织3次观察员座谈活动,深入企业和社区主动了解涉企行政检查等相关问题,实现全县改革推进“一网可感、一网可察、一网可治”,切实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嘉善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