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绘制自建房居住说明书 推动“散装”小区“整装”治理 |
||||
|
||||
海宁市聚焦市区自建房小区管理相对松散的实际,以培育三支队伍、打通三个渠道、明确三项标准,构建多元“整装”治理模式,破解无人管、不切题、标准散的难题,不断提升自建房小区生活幸福指数提升。 培育三支专业队伍,“散装”小区管得住 一是打造基层自治红色队伍。聚焦自建房小区产权特性,挖掘退休干部、退伍军人、热心群众等自治力量,参与平安巡防、疫情防控、矛盾调解、纾难扶贫等日常治理事项。打造“迷彩社团”、“桐心同治”、“三呼三应”等基层自治品牌队伍。在南郊社区,通过选聘优秀党员、居民代表兼任为网格长、楼道长,搭建“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党组织体系,落实楼道红管家议事机制,让“大党建”渗透“小单元”。 二是打造多方治理协同队伍。对标公共区域管理要求,南郊小区等通过聘请市容管理专业第三方团队入驻自建房小区内部开展秩序巡查管理,并联合街道、社区、物业对自建房小区周边多发的流摊贩开展整治行动。双凤社区联动结对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丰富村社基层管理队伍,通过现场会商、找茬问症、书记轮值等方式赋能村社治理法治力量,其中凤鸣小区被评为海宁市农村拆迁安置小区城市化管理样板小区。 三是打造温度高效的执法队伍。结合自建房小区产权特性,推进多部门联合检查、“综合查一次”、非现场监管、空地协同等执法监管模式,降低执法打扰。利用全市58990路慧眼监控线路和无人机空中巡查优势,提升对自建房小区周边越门占道、违规装修、流浪犬只等城市管理高频事件的智慧感知和高效处置。梳理装修、开店常见执法事项,上线“开店一件事”服务清单和屋装修全过程“一件事”监管,为居民和新开店经营者提供一次性告知店招广告、装修审批、店铺选址、垃圾清运、燃气安全、门前五包等事项咨询服务。 打通诉求传递渠道,“散装”小区管得准 一是优化基层治理体系,让“民声”变“民生”。成立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贯通基层智治、数字城管、民呼我为、“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4大平台,全量收集处置居民诉求,并以《执法交办单》形式派发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信息指挥室。针对自建房出租房消防重点隐患,为每户出租房配备“消防七件套”、安装防盗窗开口并对房东与租客进行消防培训,配套制定行政执法类事件快速处理机制,及时处置消防隐患。累计流转处置执法类事件424条,下达“三书一函”指导建议18次。 二是建设一体服务平台,让“民意”变“满意”。建设执法工作站、骑士加油站、平安小屋等惠民服务站点,入驻综合执法、政务服务、社区街道等服务人员,整合骑手、义工、医生、律师等社会力量,为居民提供现场答疑,协调解决养犬矛盾、房屋装修等问题。聚焦自建房小区停放车辆多、内部通行道路挤占严重问题,利用服务平台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已在新悦花苑小区、南郊小区等50余个自建房小区推广应用。 三是用好创建反馈平台,让“实施”变“实事”。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决定了自建房小区的生活品质。市文明办把自建房小区人居环境纳入文明创建工作阵地,定期进行巡查反馈整改提升。村社在自建房小区开展“植此青绿”、“弯腰一秒”“美好家园”洁净行动、等活动,门前屋后散落垃圾、乱堆乱放、绿地种菜、私拉乱接、死株枯枝、地面积水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海昌街道利民村借助创建契机重点整治小区私拉乱接电瓶车充电问题,推进“安心停”充电棚项目建设,90%以上农户配备户外电瓶车充电设备,提升居民安全感、获得感。 明确三项标准,“散装”小区管得好 一是以典型树立文明标准。涵养精神文明内涵,丁公堰小区挖掘自建房搬迁前的“渔民文化记忆”打造《非遗》展示微基地,并利用丁公堰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服务活动,守住传统文化根脉。弘中华传统美德,组织开展优美庭院、文明家庭、最美人物等一系列先进典型创评活动,先后涌现硖石街道朱国春家庭、海洲街道吴桂林家庭等一大批先锋模范榜样。 二是以宣教强化法治标准。将文明养犬流动服务站、普法公益讲堂、垃圾分类“三化四分”、反诈宣讲等优质法治服务向自建房小区延伸,培育创建23个文明养犬示范小区、2个“文明海宁最美家园”优秀小区。为未覆盖“环浙里”设备的自建房小区制定28条定时定点运收线路,为居民提供灵活投放+实时积分+通兑通用的分类服务,引导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三是以民约形成自治标准。结合自建房小区生活习惯,评比设置人居环境、文明养犬、“五小门店”等红黑榜单,用柔性道德约束倒逼居民法治素养提升。针对居民自产自销带来的矛盾纠纷问题,由部门介入指导业委会设置文明设摊公约。在硖西二里等有自产自销需求的自建房小区,市综合执法局通过提供法治指导,鼓励引导业主居民在红线内合理设置设摊区,化解自建房小区随意设摊难题,年度累计设置共富摊位176个,该经验已被推广至海宁全市。(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