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提升物业全覆盖治理 党建引领延服务深度 迭代更新增民生温度 |
||||
|
||||
去年以来,宁波市海曙区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指示批示要求,紧盯散居房屋治理难题,坚持区委主要领导领衔攻坚,突出党建引领、试点先行、集中攻坚,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提升物业全域覆盖治理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基层高效能治理、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新路子。全区共排查发现无物业管理的散居房屋1107幢,15289户,整合为100个治理单元,其中35个治理单元已引入专业物业提供服务,其他治理单元采用居民自治方式实现服务内容优化,翻新或改造老旧房屋62万余平方米,整治飞线约8万余米,新增停车位近3000个,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6.7%。海曙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引导、业主决策、物企参与、多方联动”的总体原则,以全区9个街道和集士港镇、古林镇、高桥镇为试点,一体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优化、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活动服务、创新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提升物业全域覆盖治理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组织领导提级。针对提升物业全域覆盖治理这一难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部署开展成立一个功能支部、组建一个共治委员会、形成一个片区服务团队、优化一个网格治理体系、推行一项楼道长制度的“五个一”系列行动,全区共成立了100个“五个一”服务组织,促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落实。以高桥镇孙家漕小区为例,于2024年3月成立功能型党支部,搭建“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为纽带、居民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截至目前,党员带头开展小区优化志愿服务累计30余次,服务住户超500人次。 坚持分类施策,推动多元服务提质。对于建筑面积小、户数少的133幢散居房屋,考虑管理委托给周边已有的专业服务区域。如江厦街道灵桥路677、679号散居房屋,通过采取灵桥小区物管企业托管方式,填补日常保洁、物业维修等服务空白,实现居住品质大变样。对于业态多样、居住人员情况复杂的467幢城中村散居房屋,充分发挥村委会和物企各自优势解决多方矛盾。如高桥镇藕缆桥村在全市首创由物业和村经济合作社合资成立物业公司,探索实施村内全域物业管理,实现交通、环境、管理三大提升。对于停车困难但周边有停车资源507幢的散居房屋区域,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措施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如鼓楼街道将孝闻街171-177弄区域停车位统一纳入管理,在2个出入口安装道闸系统,参照周边停车场价进行错时停车,同时与开投集团开展共建,利用拆迁闲置地块开辟一处包含150个停车泊位的公共停车场。 坚持标本兼治,推动人居环境提优。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治理的同时助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推进治理工作让老百姓更有感有获,目前对796幢所有散居房屋基础设施进行了部分更新改造,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以古林镇张家潭村华美商品小区为例,针对居民普遍反映的小区外墙面粉刷脱落严重、市政管道混接、雨水管臭气重等问题,投入改造资金175万元,对散居房屋整体开展外立面翻新、楼道粉刷、室外路面修复等基础改造,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