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 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
||||
|
||||
衢州市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平台”为抓手,探索电动自行车“停放方便”和“充电便宜”为重点的国有企业参与管理机制,印发《衢州市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实施方案》,从制度上明确了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的实施路径和具体要求。 一是对标任务,协同推进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原则,明确住宅小区、高层建筑非单一业主场所充停场所建设由属地政府联合国资公司,并会同电力、住建、消防等部门开展建设,工业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一业主场所充停场所建设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业主单位提出建设计划,乡镇(街道)会同部门督促业主单位落实。2024年,全市已完成点位建设1631个、桩位建设21030个,分别完成总任务量的148%和189%。 二是探索创新,丰富服务场景。通过政府、企业、业主等多方资金分担机制,降低并明确市区范围1元充电6—8小时,由市城投集团搭建统一数字平台,集中整合第三方数据资源,实现统一运维管理。加快推进“小遛”租赁电动自行车、换电柜进小区行动,提倡“以旧换新、以换代充”“包年包月”用车模式,推动实现“临时扫码骑行、长期租赁、整车销售”三大场景。2024年,完成100辆可载人和长租新车型采购,3个“换电放心社区”试点进驻,共投放租赁电动自行车48辆、3组共45口换电柜。 三是强化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建立物业服务企业“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规范停放行为;同时,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六个一”消防安全管理培训活动,广泛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