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住建局聚焦“三环节”推进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19 15:56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江山市住建局聚焦建筑垃圾源头管控、中间收运、末端处置三大环节,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监管执法,补齐设施短板,推动建筑垃圾治理提质增效。2024年,全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9%。

强化协同联动,把好源头治理环节。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综合执法、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全市19个乡镇(街道)研究推进建筑垃圾治理情况。落实建筑垃圾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构建建筑垃圾治理源头管理、中间运输、末端处置全链条综合协同监管体系,改变原先建筑垃圾管理“机制不顺、监管不密、体系不严”的局面。二是强化工地管理。强化监督管理,要求工程施工单位编制建筑垃圾方案,明确建筑垃圾数量及处置方式,将相关内容在施工现场公示,并落实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称重、号牌识别、出门清洗等装置和措施。同时,积极推进“无废工地”创建,将各类临时设施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便于拆除、局部整改更换及回收利用,减少建筑垃圾源头产生量。截至目前,已创建“无废工地”8个。三是强化行业监管。全面落实建筑垃圾清运服务企业登记备案制度,目前累计登记备案建筑渣土清运企业5家,建筑渣土运输车辆98辆。规范做好建设项目产土信息登记备案,全市149个在建项目产土信息登记备案,项目信息备案率达100%。

织密监管网络,规范中间收运环节。一是部门联合常态监管。建立住建局、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局、交警大队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深入开展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全面规范行业管理。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794余人次,发现问题线索4起,已立案查处4起。压实部门及乡镇(街道)工作责任,建立非法建筑垃圾堆放点、倾倒点网格排查责任上报机制,每周定期上报排查情况,截至目前,已开展排查640多次,发现建筑垃圾非法倾倒问题点位2处,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数字赋能精准监管。全市备案在册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卫星系统,实现建筑垃圾转移全过程动态监管。同时,依托省建设厅上线运行的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功能,通过联单运行,进一步促进建筑垃圾全过程闭环监管。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电子联单创建1198单,电子联单运行率达100%。三是结果运用考核监管。全面实施运输服务企业市场准入机制,并建立健全运输企业考核机制,每月定期对运输单位进行考核通报、督促整改,对于累计2次考核不合格企业,不再予以备案审批。同时,落实物业小区建筑垃圾源头分类管理机制,并将分类情况纳入对物业考评,考评结果作为物业选聘续聘的重要依据。

紧扣产销平衡,推进末端利用环节。一是统筹土方供需。联合江大建设监管办,统筹全市重点项目土方需求,以项目内调度平衡为原则,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已为江山市人民医院迁建、万里扬二期、棒杰等多个重点项目推进保障出土、需土要求。同时,根据各项目实际情况,主动上门指导运输手续办理,确保土方消纳合规、高效。二是完善设施布局。按照便于消纳、科学分布的原则,在城北区块建成投运建筑垃圾绿色分拣中心。同时,结合今后发展趋势、具体地块规划用途和项目建设时序,坚持“多点、就近”原则,利用减量化地块、土地垦造、绿化造林项目等方式规划布设消纳场,提升建筑垃圾分拣消纳能力。截至目前,已建设江东七区、黄陈岗、新人民医院对面等临时消纳点3个。三是提升资源利用。利用我市水泥之乡优势,建立水泥窑协同处置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将分选后的建筑固料变废为宝充当混合材料,目前已运送至水泥厂协同处置6000余吨。同时,分选后的木材、塑料等可燃轻物质,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做到了建筑装修垃圾彻底资源化利用。(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