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持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
||||
|
||||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温州市鹿城区以执法管理中的“烦企扰民”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打造以“驻企联心”“互动治理”为核心的服务型综合监管体系,着力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聚焦关键领域实施互动型行政指导 一是打造“一站式”助企平台。整合街道企服中心、合规驿站、小微企业园等现有实体资源,设立执法助企驿站联络办公室与服务窗口,优化同企业的沟通路径和指导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多跨协同的法制指导。目前已完成“木材鞋艺智造园”“新二代城市科创园”等企业聚集园区的覆盖入驻。 二是推广“企呼我应”预约机制。精心选派60余名业务骨干组建“预约指导服务专家团”,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法规讲解、行政指导、纠纷调解等服务。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预约执法部门上门指导,系统性排查风险并出具“体检报告”,减少因不熟悉法律法规而产生的违法风险。截至今年2月,累计完成304家企业的预约指导,收集处置常见问题79个。 三是出台“自查式”合规指引。聚焦劳动用工、工商登记、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固废处置、财务税收等关键经营环节的关键要点,编制自查清单和指导手册,强化企业自查自纠,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经营风险。目前已梳理企业知识产权、增值税发票、劳动用工等系统性指导手册7部,从源头预防和化解企业违法违规风险。 二、聚焦关键问题实施集成式执法监管 一是加强计划统筹。按照“管住风险、无事不扰”原则,推动“综合查一次”工作落地。对各部门的行政检查计划进行统筹归并,以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和重点专项联合执法的“会诊”形式,推动问题多角度一次性全整改,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目前已累计制定跨部门检查计划180个,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10215次,统筹缩减行政检查5407次。 二是集成监管事项。根据不同的执法领域和检查对象,梳理重点检查事项清单,将多个执法领域的检查项目整合到一张表格中实施“一表统查”,实现一次检查、全面覆盖。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7大领域共计25个检查事项的表单梳理,受益企业达2000余家。 三是规范监管流程。全面推广“亮码检查”,要求执法人员实施检查时“证码双亮”,未按规定亮码的检查企业有权拒绝。企业通过扫描行政行为码,可获取本次检查的检查事项、检查人员、检查依据等相关信息,并反馈服务评价,增强对执法过程的了解和监督,进一步提升涉企行政检查监督的力度和广度。截至今年3月,已实施亮码检查758户次。 三、聚焦主要矛盾实施服务型有感帮扶 一是强化数智监管。落实非现场化检查模式,进一步降低现场检查频次。通过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线上监管等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行政检查,让合规企业享受“无事不扰”待遇,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截至今年3月,规上企业的检查频次同比降低20%。 二是深化审慎处罚。实施“首违不罚”清单和自由裁量基准,完善审慎处罚机制。通过公布各领域自由裁量基准,严格按照“过罚相当”原则进行裁量,对依法可以采用提醒、告知、劝阻等方式处理的,按照包容审慎原则不罚或者免罚。 三是落实信用修复。推行信用修复“全链条”服务,通过主动告知、上门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明确修复标准、途径、所需资料等,引导企业主动纠错、重塑信用。强化“复发性”预防指导,对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企业,由合规驿站牵头组建团队进行定点整改帮扶,引导企业自主开展合规整改。截至今年3月,累计开展“劳动欠薪”“安全生产”“工商信息”等事后合规帮扶76次,有效降低涉企行政处罚率,助力企业合规经营。(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