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三大导向”深化建筑垃圾监管“一件事”


发布时间: 2025-03-27 15:2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狠抓“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做精做细监管、治理、服务全过程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建筑垃圾整治成效,牢固树立城市环境保护屏障。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治理“主能效”。聚焦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短板,下发《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筑垃圾与扬尘治理专项执法行动方案》,更新武义建筑垃圾清运处置核准材料内容,制定《武义县县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建筑垃圾处置情况》《武义县建筑垃圾非法倾倒问题点位排查》等核查清单,采用“定期检查+联审会审”方式,重点排查施工单位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编制、建设单位责任落实等方面问题,助力推动建筑垃圾前端减量;实施“网格巡检+智慧巡查”模式,重点排查露天堆放、违规清运、擅自倾倒等方面问题,严格规范建筑垃圾中端运转;通过“闭环指导+动态跟踪”形式,重点排查消纳场所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利用不充分等方面问题,全面强化建筑垃圾末端处置。目前,已检查在建工地220余个、车辆1100余辆,约谈负责人100余位。

强化“需求导向”,破解服务“大难题”。聚焦营商环境再优化,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导向,依托微信平台,创新上线“渣有序”小程序,开通“我要出土”“我要收土”等在线通道,实时解决企业、群众供土与受纳难题,积极防止渣土供需错位,实现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提供法律法规、消纳场所、审批材料等全盘信息,“一站式”指导建设、施工单位办理处置审报,赋能审批程序提速增效。根据“产、运、处”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不定期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运输单位等主体负责人进行现场管理、信息化平台使用、处理方案备案等知识讲解与技能培训,全方位促进建筑垃圾减量排放、规范清运、安全处置、有效利用。目前,已接收在线消纳服务需求63次,组织专项培训12次。

突出“目标导向”,打造监管“新常态”。聚焦“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围绕建筑垃圾产生、运输、中转、消纳等全链条环节,利用“1+X”执法联动、智慧城管等平台,联合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发挥无人机航拍、电子联单等技术,采取“盯守+巡查”“错时+延时”“人防+技防”等方式,“全方位”摸排在建工地、闲置地块、旧城改造等重点区域;“零死角”检查建筑工地、运输路段、消纳场所等投诉多发点位;“地毯式”整治偷倒乱倒、带泥上路、遗漏滴洒等违法现象,不断加大建筑垃圾违法产生、违法倾倒堆放、违法消纳处置行为执法惩治力度,以严查严管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目前,已开展专项联合整治行动27次,查处违法行为62起。(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