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创新探索涉企“预防式”综合监管 走出温州“解法” |
||||
|
||||
日前,浙江省首次出台涉企行政执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全面推动规范检查、精准检查、协同检查,非现场检查占比逐年提高,现场检查总量持续下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此之前,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率先探索以服务前置、数字赋能、精准施策为核心,实施涉企执法服务并重模式,通过推进涉企“三预”综合监管改革,探索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 一是试点“预约式”指导服务。建立“政府供给+企业点单”双向机制,针对重点产业开展“合规体检”,执法人员以便衣入企方式开展联合帮扶,相关做法获《人民日报》头版点赞。如龙湾区创新“一户一单”定制化服务,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实现行政检查效能倍增。开展“预约体检”361次,发现的281个问题和风险隐患全部整改闭环。 二是创新“预告式”行政检查。统筹各执法部门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和任务,除明确要求不能事先通知的情况外,在实施现场检查前,预先告知检查相关要求,引导企业加强隐患自查自纠,有效破解了“突击检查”带来的经营干扰。如洞头区建立执法检查预告机制,要求执法部门提前3个工作日推送检查通知书,同步开放企业诉求反馈通道。改革后检查频次下降38.13%,800余项问题通过企业自查自纠完成整改,实现100%满意度的政企双赢。 三是探索“预警式”执法监管。以信用评价、风险等级为基础,推行分级分类检查制度,实现精准画像、智能预警、差异监管,使执法资源精准投向高风险领域,形成“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监管新常态。如瓯海区构建餐饮行业信用风险五级分类模型,整合799家企业多维度数据实施智能预警,累计推送17635条精准预警信息,实现风险识别与整改闭环双百目标。(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