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把牢三大“关口”全面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 |
||||
|
||||
丽水市坚持以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为牵引,把牢要素保障、品质提升、文脉传承三大“关口”,通过“精准施策+长效治理”,实现了从“环境美”向“发展美”“生活美”的跃升,助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1%。 把好“要素保障关”,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共富共享”为导向,印发《丽水市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导则》等技术指导文件,建立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省市县镇村”美丽城乡联席会商机制,继续深化与嘉兴等地在美丽城镇方面的合作交流,推动政策、资本、人才向山区流动。截至目前,建筑师、工程师“双师下乡”签约行政村1332个,认定农村建筑工匠6425人,启动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83个,总量居全省第一,争取专项补助资金5.11亿元。 把好“品质提升关”,塑造城乡融合新貌。坚持条抓块统、协同推进,印发《丽水市八个方面专项提升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未来乡村建设,2024年共计完成危旧房工程措施解危1167栋,农房宜居改造7086栋,管线序化100个行政村,新建改造污水处理设施210个,补齐共富基本单元短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未来乡村35个,入选省级共富风貌游线7条,创成城乡风貌样板区21个,其中6个荣获“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 把好“文脉传承关”,激活乡村文化基因。持续健全村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编制完成《丽水市传统村落建筑风貌特色研究》,出台全国首部市级传统村落地方性法规《丽水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集体参与、农民入股、工商资本运营”混合所有制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一体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与闲置资源活化利用。目前,松阳县、龙泉市先后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利用示范县。(丽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