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公积金纵深推进全国第三批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工作 |
||||
|
||||
自2024年11月被列为全国第三批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以来,丽水市坚持“制度创新、服务创优、风险防控”三维发力,构建起“政策供给+服务保障+数字支撑”的全链条工作体系,试点成效初显。 四个坚持构建政策体系 一是坚持专业规范。以住建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政策措施》为导向,精准规范制定11项政策措施。其中:根据住建部《试点政策措施》中的“基础性政策措施”提出“拓展缴存对象”“规范账户设立转换”“畅通异地转移接续”“构建协同发展新模式”“实现按需灵活提取”“保障贷款权益”“支持全流程线上办理”“落实全过程风险管控”等8项举措。根据《试点政策措施》中的“支持性政策措施”提出“拓宽多样缴存方式”“推动信用增值”“给予缴存使用利息补贴”等3项举措,有效对接灵活就业人员的需求。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结合丽水地方特色,推动制度创新,提出“助力‘跨山统筹富民安居’工程”“支持‘地瓜经济’和‘两小’商户发展”“引导本地特色产业链从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等3项创新举措,将农业转移人口、域外商户、本地特色产业从业人员纳入公积金制度保障范围。 三是坚持适度灵活。围绕灵活就业人员的群体特征,建立适度灵活的缴存使用新机制,突出“灵活自由”的改革关键。在缴存方面,2023年全面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准入限制,在实现“零门槛”缴存这一工作成果基础上,突破了强制缴存体系中单一缴存方式限制,支持预缴及补缴;在提取方面,实现“灵活提取”,即缴存人及配偶无未结清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可随时取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意愿。 四是坚持消费需求。充分考虑灵活就业人员“为贷而缴”的真实需求和兼顾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固定、购房意愿不相同等特点,在贷款上以“公平、合理”为目标,坚持存贷挂钩原则,推出预缴助贷服务,目前主推“长缴多贷、多缴快贷”服务方案,如单个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预缴6万元,六个月后即可贷到最高贷款额度90万元。 三力齐发推进业务落地 一是多维宣传扩面,构建全域传播矩阵。商圈地标亮屏。在城市核心商圈设置14块高清户外宣传屏,精准投放“缴存公积金安居有保障”等政策标语和可视化数据,日均覆盖人流量超3万人次,形成城市空间立体传播网络;就业前沿渗透。组建专业化宣讲团队,在春招求职高峰期,于招聘会现场设置“政策咨询岛”,通过“就业规划+住房保障”双轨讲解模式,提供“面对面政策解读+手把手操作指导”服务,单场咨询超200人次,实现政策宣传与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社区网格覆盖。创新“公积金进社区”品牌活动,联合6个街道社区开展“三进三送”行动(进小区、进广场、进楼道,送政策、送服务、送实惠),通过展板展示、有奖问答、案例解析等形式,累计覆盖居民5000余户,政策知晓率提升23个百分点。 二是强化金银联动,扎实推进缴存扩面。建立银行网点“1+1”协作机制(1名客户经理+1名公积金专员),在12家银行网点开展“公积金政策微课堂”,开发“缴存测算小程序”嵌入银行APP,通过“柜面引导+线上推送”模式,培育潜在缴存客户3000余人。2025年3月,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实缴人数7613人,实缴金额507.34万元。截至3月底,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累计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15322人,累计缴存金额2.06亿元,累计提取1.8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03亿元。 三是风险管控闭环,筑牢安全防护网。构建“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风控体系,严把贷款审批关,加强源头风险把控,接入个人征信数据库,确保申请人信用良好,严格收入认定,灵活就业人员收入认定需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收入流水等材料,缴存基数超过5000元但未提供认定材料的以5000元认定收入。做好贷后管理,成立贷后管理工作小组,对逾期贷款实施三级分类管理,重点关注有逾期倾向的贷款户,主动与借款人及工作单位沟通,做到一周一报、一月一催。 四化驱动强化数字支撑 一是全面升级核心系统。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坚持数据赋能、整体协同、安全可控的数字化发展总要求,落实《住建部省市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指导意见》要求,于2023年12月率先完成国产化智慧公积金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比上级要求提前三年完成国产化替换工作。实现从融合“住建部核心平台”到“金融行业国产化资源”全方位集约化建设。实现从“单体架构”到“集约化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蝶变。助推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新政快速落地。 二是全力提供便捷服务。构建智慧公积金系统整体协同支撑体系,探索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新模式。融合住建部小程序、浙里办、长三角等线上办理渠道,多跨协同“网上办、掌上办、秒审批、秒到账”,高效办成一件事。主动推送政策和服务,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定制化开发灵活就业人员送缴功能,有效解决托收模式灵活就业人员银行现场签约线下办理。实现灵活就业开户、变更和提取业务全程在线办理,智能审批。 三是数字赋能风险防控。实现数据赋能的数字化服务管理新机制、依托住建部公积金结算平台,破解了银行回单线下传递、繁琐人工对账以及纸质档案利用与管理的诸多难题,大幅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提高资金管理安全性,探索出公积金档案建设生态友好,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发展新路径。建成主动服务、风险预警、数据治理和内审稽核四类智能模型。识别潜在业务风险,增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效提升中心风险防范能力。 四是强化基础数据治理。健全共享利用的数据资源体系。信息采集源头管控,严把数据采集入口,实现信息采集交叉核验。治理上实现功能融合,建设数据治理模型,融合住建部数据监管平台数据稽核问题发现规则,形成问题数据整改闭环。使用上实现高效共享,将部、省、市三级数据接口嵌入业务流程,形成“数据可共享、共享需授权、信息可追溯”数据高效安全共享模式。(丽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