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以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城乡高品质融合


发布时间: 2025-04-24 17:44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平湖市建设局紧扣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以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县建设为契机,聚焦农房、农污、燃气、管线四大领域,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从“基础覆盖”向“品质跃升”转型,助力打造缩小“三大差距”。

创新农房建设监管体系,缩小城乡居住差距。以农房“浙建事”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农房建设综合监管两大省级试点为依托,全面推进农村“好房子”建设。健全全流程监管体系。发布《农村住房施工管理规范》,推行监理师、建筑师“双师驻村”制度,配强村级协管员、第三方监理、属地农房办三支队伍,构建部门、镇、村多层级巡查机制,形成全流程农房建设监管体系。探索推广农房代建模式。通过统一设计、建设的代建模式,全面提高农房建设品质,新埭星光社区三期等试点项目顺利建成并交付使用。强化农房风貌管控。编制《平湖市农房设计通用图集》,优化农房风貌管控实施指引,强化负面清单管控,大力推进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如正在创建的新仓镇中华村、新埭镇牌楼村建筑风格展现“粉墙黛瓦”的金平湖江南水乡民居特色。

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缩小城乡生态差距。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实现农污治理标准化、长效化。创新项目管理。统一全市生活污水设计、主材与施工标准,开创性办理乡村规划和施工许可证,全省率先推行农污驻镇工程师全过程监管,牵头制定《嘉兴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导则》,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强化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处理设施新建改造,不断推动管网向镇村、农户延伸。5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铺设三级污水管网525公里、二级污水管网54公里,新增纳厂设施218个,新建污水泵站360座,落实自然村落保留点污水管网全覆盖。规范运维管理。组建平湖市三联供排水设施维护有限公司,形成“巡查-发现-整改”可视化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城乡生活污水运维一体化。截至2024年末,全市农污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设施标准化运维率、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优化农村燃气供应体系,缩小城乡用气差距。全力推动城乡燃气“一张网”建设,有效提升农村燃气保障能力和韧性。延伸天然气管网。在全省率先推出天然气“三进”模式,累计完成114个农村集聚点、近3万户天然气配套设施建设,农村天然气覆盖率显著提升。优化瓶装燃气供应。在嘉兴率先完成瓶装燃气规模化改革,根据地域范围和人口数量,构建“2个储配站+7个标准化供应站”的特色布局,创新实施“专业设计、政府建设、企业租赁”模式,实现标准化设计建造与管理。升级供气设施设备。统一换装物联网燃气表与不锈钢连接软管,覆盖率和普及率均达100%。启动新仓门站新建和独山燃气门站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提升天然气接收、存储和输配能力。

加快农村管线序化整治,缩小城乡风貌差距。充分利用省级首批试点契机,形成农村管线序化“平湖经验”,打造整洁有序的乡村空间。一体推进、分类实施。创新“专班统筹+一村一案”模式,分批推进72个行政村“两清两合”,已累计完成54个行政村序化,通信合杆508.77公里、杆路整理1007公里,2025年底将实现行政村管线序化全覆盖。综合集成、一次实施。将管线序化纳入和美乡村、风貌样板区建设,实现项目“同步规划、同步验收、同步管护”。结合“万亩方”基本农田连片整治,严格控制农田杆数量,减少农田杆占比,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流程闭环、落实长效。建立“规划备案+行业承诺+群众监督”全流程管控机制,实现管线序化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平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