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攻坚城市更新赋能创新发展以期再谱新篇展新貌


发布时间: 2025-04-27 15:3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温岭市紧扣“攻坚2025”战略目标,抓实城市更新此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及踏稳提升民生福祉这一重要路径,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实现城市功能品质的全面提升,让市民生活更“新”,城市发展更具活力。

留存历史风貌,打造产业文化街区。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该市聚力实施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行动,致力于保留城市的历史印记。对汽船埠头—瓦屿山片区进行协同改造,保留汽船埠头、老粮仓、老车站等重要历史遗迹 。正在有序推进该片区占地1.2万多平方米的瓦屿山西侧城市更新项目,将着力更新好东辉公园两侧入口环境,打造集历史传承、产业文化、潮流引领、都市生活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文化街区,促进老城区实现“蝶变”。

加速城村两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一是“三年清零”行动成效显著。2022年,该市启动城村两改“三年清零”行动,当年18个区块3073户顺利完成征迁。2023年,行动持续深化,实现26个区块5729户签约率高达99%,太平街道四大区块更是以45天100%签约的佳绩刷新纪录。肖泉村区块公寓式项目作为温岭城区体量最大的安置房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68.42亩,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拟建设2116套商品房用于拆迁安置。二是老旧小区改造成果丰硕。近年来,该市加速城市更新步伐,稳步推进田洋瓦屿叶安置小区、东门路ABC区块、肖泉等改造区块建设。截至目前,主城区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已有35个,改造建筑面积达74.8万平方米,惠及6298户居民,切实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共完成西溪、锦园、锦屏、湖心、湖畔、繁昌、宗文、港湾等8个社区建设,并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名单。

精雕空间细节,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一是完善交通网络。近两年,该市大力建设川安路北延、华盛路北延、中华路北延等道路,打通断头路、联网路14条,同步完成63座桥梁“桥头跳”改造,加速构建“大三角”城市空间。以道路“白改黑”三年行动为契机,完成城西大道、中心大道等14条主城区道路的综合提升改造,雁鸣街、东门路等多条复建安置项目周边配套道路也即将全面改造升级 。二是挖掘地下空间。温岭积极挖掘地下潜力,创新改造二中、三中、四中等操场为停车泊位,新建3座敞开式停车场,在东门路C区块地下停车场配建350个公共停车位,在九龙学校西侧、川安南路与曙光路东南侧配建停车场,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326个,有效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题 。三是拓展绿色空间。温岭市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和绿道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口袋公园120余个,延伸绿道430公里,贯通桥下通道105处。今年,还将打造瓦屿山西侧、南泉山体公园、温岭西站站前广场等,向市民开放共享绿地5公顷,新建绿道超过15公里。

深耕城市品质,赋能商圈服务升级。一是焕新老商区,激发多元消费活力。对星光南路CC广场、购物中心商圈等老商区进行改造,引入高端个性化商业服务及新型业态,结合“市井文化+新型休闲”定位,重新激活坊下步行街等区域,打造集时尚购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消费新地标,满足市民多元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繁荣。二是雕琢特色街,展现城市独特魅力。以新天地商业街为重点,挖掘街区文化,打破建筑与城市空间的阻隔,实现“街道空间一体化”,提升市井气息,增强街区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流,使之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窗口,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助力城市形象升级。三是升级优设施,提升市民幸福指数。投资2950万元全方位改造温岭市体育馆,涵盖人车分离、跑道翻新、馆内装修等多个方面,打造数字化、舒适有序的健身休闲环境,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让市民享受更优质生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