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推行“三化三减”破解多头重复检查难题 |
||||
|
||||
舟山市定海区聚焦企业关切,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引领,全面推行“三化三减”工作机制,通过集约化检查、精准化监管、闭环化监督,有效破解“多头检查、重复扰企”难题。2024年,全区累计减少重复检查扰企204户次,减幅达58.3%,涉企检查总量同比下降显著,企业满意度明显提升,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定海样板”。 聚焦“集约化”,创新“三查联动”机制。一是“亮码查”规范流程。全面推行行政行为码,实行“无码不查、一码溯源”,关联检查事项清单、人员资质、检查依据等数据,2024年全区亮码检查4070起,亮码率为99.7%,低效、随意检查情况有效改善。二是“综合查”整合资源。落实检查计划公示制度,在“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检查任务,2024年合并跨部门、跨领域检查146次,累计减少重复检查扰企204户次,减幅达58.3%。三是“数字查”提效减负。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以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模式,归集公安、综合执法、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摄像监控自动采集数据,减少执法资源投入,镇街利用无人机等数字手段,减少人为干预,提升监管效率。 突出“精准化”,建立“三控体系”。一是频次控制分级分类,督促行业部门制定《涉企检查白名单》,根据行业领域和企业信用等级、守法情况、违法风险、社会评价等设置“红黄蓝”三色预警,对高信用企业实行“免检期”制度,享受6个月免检。二是流程控制全程留痕,推行“检查备案-过程留痕-企业评价”全周期管理,明确检查内容,规范检查方式,对于违规检查,违规检查投诉量下降76%。三是干扰控制审慎监管,实行“静默检查”机制(非必要不接触管理层),减少企业陪同人员,通过工商联建立政企桥梁,针对不规范检查通过暖企专员反馈区综合执法办进行有效监督,目前已处理1条扰企线索。 强化“闭环化”,完善“三维监督”。一是政商联动预警。依托“四方三员”机制即区纪委区监委、区委统战部、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四方”单位,负责统筹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法治监督员、政商交往观测点观察员三支队伍力量,建立“检查干扰指数”评价模型,收集问题线索47条,推动整改率100%。二是数字平台督责,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对检查计划制定、检查过程实施和检查结果反馈进行全程监督,通过不定期抽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对有隐患部门发放《风险提示函》,提醒违规检查部门5个。三是企业反向评价,推行“一查一评”制度,企业通过行政行为码扫码打分,将评价结果直接线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暖企专员反馈执法意见和建议,实现了检查工作监督的多方参与和协同推进,既提升了检查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又增强了企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行业协同、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舟山市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