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创新构建古树名木立体保护体系


发布时间: 2025-04-08 14:5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海盐县构建起“三维建档、科技复壮、智慧共护”的保护体系,通过数字赋能、科技施救、全民保护等多维发力,实现县域73株古树名木全生命周期管护。

精细三维普查,数字建档溯源。开展“人工踏勘+卫星定位”全域普查,建立包含树龄、冠幅、生长轨迹等20余项指标的数字档案,配套生成古树专属身份证。借助GIS系统开展“一屏总览”动态监测,构建覆盖全县古树名木的'数字家谱',实现生长轨迹可追溯、健康状态可预警。目前已完成全县古树数据100%入库,异常状态处置响应时间缩短50%。

科技赋能复壮,濒危古树焕新。组建园林专家组,针对部分濒危古树,制定“一树一策”救治方案。如针对绮园内百年香樟等濒危古树,采取铺设透水砖改善根部呼吸、注入微生物菌剂修复土壤生态,搭建仿生支撑系统防止枝干断裂等系统手段精准施治,10余株濒危古树复壮存活率达100%,树冠覆盖率平均提升35%。

创新全民认养,智慧协同护绿。创新推出“古树认养进校园”计划,组织沈荡镇中心小学100余名学生参与扫码识树、养护实践,让生态教育浸润童心。此外,依托“浙里园林”平台,整合林长巡查、专家诊断、志愿养护等多方力量,实行古木名树认养模式,实现“一树一人一责”,营造人人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目前,已组织古树保护主题活动10余场次。(海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