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优化设摊治理助推外摆经济规范有活力 |
||||
|
||||
为打造规范化、高品质商业外摆,满足多元消费需求,衢州市积极探寻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平衡点,坚持规范先行、疏堵结合、共建共治,推动外摆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立标明规强基础。建立商业外摆、夜市规范运营管理等工作指引,科学评估经营点位选址,对实施方案现场审查、现场反馈。明确经营区域、时段、规模等标准,细化摊主准入条件,结合街区特色及点位自身定位,形成“一点一策”差异化治理。截至目前,共规范设置柯城坊门街、江山解放路等27个外摆经营点,增加摊位1080余个。 二是疏堵结合惠民生。针对季节性水果、专业性流动摊点“打游击”难题,重点摸排农贸市场周边、居民区出入口等人流密集点位,协同属地街道挖掘灵活经营空间,打造不占用消防通道、不影响行人通行的“潮汐摊区”。如在枇杷上市季,联动社区等部门共同打造恬静苑“有礼枇杷街”,设置标准化摊位200个。针对智造工业园区工人生活配套不足问题,建设报智路“邻里中心”服务点,通过“引摊入点+分类帮扶”模式,吸纳流动摊贩进驻,累计服务产业工人3000余人。 三是共治共建促长效。以辖区执法中队“驻点+巡查”双重监管为主,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视频探头、无人机监控为辅,实现“问题发现—派单处置—结果反馈”全链条治理闭环。建立商户“负面清单”“文明积分榜”等正负面监管机制,对守信经营者给予扩面经营、媒体推介等9项奖励。如开化县打造南湖共富夜市,通过设置油烟超标、卫生脏乱、噪音扰民、食品安全、参与夜市管理等评分项,促进摊位规范经营。(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