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强产业惠民生创美丽城镇融合新篇 |
||||
|
||||
近年来,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为统领,通过“基础设施提档、公共服务提质、经济业态融合、综合治理创新”为抓手,构建起“生态文化协同发展、农文旅融合共生、电商赋能品牌强农”的多元产业生态,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美丽城镇。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夯实城镇发展根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优化交通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投资580万元实施坞坵支线公路工程,完成新建道路2.5公里;投资200万元推进老塘山工业园区配套道路提升工程,进而优化企业物流通道;践行生态理念,完善水系治理,投资120万元推进岑港河品质河道工程,通过清淤、绿化、生态修复,打造“水清岸绿”的滨水景观带;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新建污水管网8.7公里,实现烟墩工业园区、集镇区等重点区块全覆盖;串联自然人文,打造山海绿道,充分结合区永安海塘修复工程进行滨海休闲步道改造,完成六国港口公园建设,重现海防文化风貌;此外,岑港街道还投资150万元,完成双狮山烽火墩登山步道建设,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运动新空间。 公共服务优化提质,绘就民生幸福底色。聚焦“一老一小”,构建全龄友好服务体系。打造邻里中心,“近”享便利生活,投资350万元建成800平方米的综合性服务空间——幸福邻里汇,该中心不仅能提供理发、血压测量、课后托管等便民服务,还兼具幸福驿站,助联体,社工站、幸福食堂等功能,区位辐射周边多个居民区,逐渐形成多功能便民生活圈。优化教育配套,护航人才培育,完成岑港中心幼儿园外立面提升工程、岑港中心学校田径场改建项目,新增托育机构和等级幼儿园,为儿童成长提供优质环境。创新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深化“炫动岑港”品牌建设,推出“我们的村晚”村运、村舞、村BA等“村”味十足的文体惠民活动,结合多样化表演形式和内容,生动呈现乡村文化的魅力与活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推动精神共富。 经济产业深度融合,激活发展内生动力。立足特色资源禀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化文廊建设,助推产业融合,街道以“东海文廊”为轴,投资超1000万元打造农文旅共富项目,推出白龙潭、神话之鸟马目生态村等点位,同时串联文旅IP,结合司前老街、坞坵村农耕文化长廊、马目村风车营地、古村落等特色资源,已吸引游客超10万人;活化非遗传承,促进文化消费,推进烟墩村“欢喜烟墩”项目,打造集农耕体验、科普教育一体化的研学基地,策划“鮸鱼文化”主题非遗展演,改造册子月亮湾民俗空间,充分挖掘文化消费潜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打通电商渠道,赋能品牌强农,打造“岑食汇”公共品牌,整合白枇杷、马目西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平台实现产销一体化,助推“电商+农业+文旅”深度融合,使农文旅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 综合治理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统筹发展。采用创新组织机制,为美镇建设提供“发展引擎”。坚持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街道以桥头村“好岑光”强村公司作为片区核心驱动力,通过“强村带弱村”机制,桥头村联动涨次、烟墩等村,形成“电商经济引领、特色农业支撑、文旅资源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2024年,“好岑光”强村公司通过直播带货、新媒体运营等新业态实现销售额150万元,带动就业岗位40个,为村集体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推出激励机制,引导带富创富,落地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促进项目提质,提升村集体经济活力,赋能共富。建立多元联动,提升治理效率,街道创新“统分结合”治理模式,建立跨村联席会议制度,整合驻村单位、经营主体等多元力量,统筹片区发展规划。(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