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沈荡镇创新景区垃圾分类“三化”工作法打造绿色文旅新标杆


发布时间: 2025-07-03 16:55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针对景区游客量激增带来的垃圾混投等环境问题,海盐县沈荡镇结合管理实际,创新实施“标准化设施、动态化监管、长效化治理”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不断优化景区环境品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

一是设施配置标准化,提升分类便利性。在贲湖老街、谷仓产业园等核心区域,按照“50米服务半径”标准增设分类垃圾桶组,统一采用古建筑风格外观设计,配备中英文对照标识。同步在景区入口、休息区等节点设置垃圾分类指引牌,形成完整的分类引导体系,方便游客投放。截至目前,景区共增设分类垃圾桶10组,实现主要游览路线100%覆盖。

二是监督管理动态化,确保分类实效性。建立“日常巡查+重点督导”工作机制,周末及节假日增派督导员驻点值守,并增加清运频次,避免垃圾桶满溢。创新实施“随手拍”即时整改制度,管理员通过工作群实时上报并处理分类问题,实现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景区垃圾混投现象明显减少。

三是志愿服务常态化,增强治理协同性。组建由社区党员、商户代表、青年学生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每周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志愿活动。通过现场示范、互动游戏等方式,不断向游客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游客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次,服务游客超5万人次。(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