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三化促三度”巧解城市“夏季病” |
||||
|
||||
为有效破解城市“夏季病”,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夏季城市易发高发频发问题,以“精细化”管理、“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协同为抓手,不断加大市容清洁度、提升空气清新度、增强街路清凉度,全面优化夏季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质量。 “精细化”管理,加大市容清洁度。坚持和发扬“绣花”精神,通过运用“网格化+错时制”巡查模式,对商圈、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高频巡查,大力整治乱占道、乱堆放、乱停车、乱扔垃圾等违法行为;推行“城管+环卫”保洁模式,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犄角旮旯进行“起底式”整顿清扫,严防垃圾发臭、蚊虫滋生等问题;采取“循环+潮汐”作业模式,每天实行“地毯式”全域清洁,及时清除动态垃圾、道路扬尘,为市民提供干净整洁、宜居宜行的市容环境。目前,已整治市容领域违法乱象2500余起,清除卫生死角800余个,累计清洁工时超1.6万小时。 “数字化”赋能,提升空气清新度。充分依托“智慧城管”平台,通过创建投诉举报、历史检查、案件查处等数据库,制作空气环保领域高频违法行为“热力图”,靶向生成问题清单、巡查计划与整治方案;完善监管“一件事”特色场景应用,强化建筑工地、夜市集市等区域巡查管控,集成解决渣土裸露、烟油直排等问题;推广“无人机巡查+AI识别”技术,构建“空中检测—智能分析—快速处置”全流程闭环治理模式,提高扬尘污染、秸秆焚烧等顽疾整治针对性和时效性,全力改善夏季空气环境质量。目前,已查处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37起,实现问题发现、处理、整改效率均提升超30%。 “多元化”协同,增强街路清凉度。积极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通过采用“人机结合” 方式,实施洗扫、洒水、冲洗、喷雾一条龙“微湿作业”,在高温时段为道路消暑降温;迭代升级“插花摊位”,联合武城集团推广便民、快闪、社区等六类摊点集群,实行“7分主动服务+2分规范管理+1分执法兜底”为商贩、行人提供“清凉守护”;组建“小巷队伍”,携手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格姐等群体推进“门前五包”,鼓励市民开展“问题随手拍”反映城市问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清凉一夏”。目前,已累计“微湿作业”1500余次,“清凉守护”惠及11000余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