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萧山分中心推行“三全”服务模式 助力提振住房消费 |
||||
|
||||
今年以来,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萧山分中心聚焦住房消费领域,创新构建全链条支持、全时段响应、全方位覆盖的“三全”服务体系,优化升级公积金提取使用政策,以更精准的服务触达和更高效的办理体验,全面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质效。1-7月,全区新增开户单位2422家,新开户职工5.37万人,实缴人数约36万人,归集住房公积金49.93亿元,提取34.86亿元,实现增值收益1.2亿元。 全链条支持,贯通“资金提取-低息贷款-住房消费”服务闭环。一是优化升级提取政策,破解民生痛点。以缴存职工需求为导向,高效落实“支持首付”政策,积极推行“公积金直付购房首付款”模式,于5月上线“线上直付”功能,切实减轻职工首付支付压力,截至7月底,累计办理“首付直付”提取业务374笔,提取金额9056.66万元。优化完善住房公积金提取各项政策和流程,涵盖城市更新改造提取、职工离职提取及小额继承提取等方面,以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二是靶向发力信贷政策,保障住房刚需。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切实减轻职工还贷负担。1-7月发放的贷款中,35岁(含)以下职工家庭贷款占比72.5%,购房面积144方(含)以下贷款户数占91.27%,有力保障刚需家庭购房需求。同时,面向多子女家庭和高层次人才家庭发放贷款168笔,金额达2.1亿元。三是协同创新服务机制,释放消费潜力。积极配合我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各项举措,做好购房消费券使用工作,进一步加大购房支持力度,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截至目前,已发放涉及购房消费券的公积金贷款1.49亿元。深化与不动产管理中心、委贷银行等单位的协作,构建跨部门联审联办机制,优化“带押过户”业务新模式,提升业务简便性及可操作性,并有效防范贷款风险,截至7月底,累计发放“带押过户”相关贷款2086.1万元。 全时段响应,推行“线上+线下”“7×24小时不打烊”服务模式。一是提高服务效率。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工作,迭代升级柜面办件收件2.0模式,推动服务再升级。截至7月底,萧山分中心“一网通办”率达90.11%,通过“网办、掌办、就近办”等渠道办结线上业务27.27万笔,办理“跨省通办”业务368笔,完成各类“一件事”业务6.2万笔。二是提升数治水平。推进“AI+公积金”场景建设,迭代智能外呼催缴、催办功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外呼2093次。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优化升级省政务2.0公积金贷款应用服务,截至7月底,网上预受理量占比71.06%,较一季度末提升约38个百分点。三是拓宽服务渠道。深化“金”“银”合作,推行公积金归集业务委托模式,增设工行萧山分行、建行萧山支行公积金缴存提取委托业务网点,扩大公积金线下服务半径,进一步实现“就近可办、少跑快办、好办易办”,助推缴存单位和缴存人办事体验感再上新台阶。 全方位覆盖,建立“企业-青年-特殊群体”暖心便民服务体系。一是“惠企行动”精准发力。建立企业服务专员机制,提供长期、定期、预约式服务,推动服务前置、服务下沉。开通4个企业咨询服务群,抽调5名业务骨干组建咨询专员小组,为近2000家缴存企业提供全天候专业咨询服务。定期组织开展企业走访、民情调研活动,为科百特等10余家企业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二是“春雨计划”扎实推进。积极落实灵活就业群体缴存、提取、信贷等政策,支持无房青年群体全额提取每月缴存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切实减轻新市民、青年群体居住压力,截至7月底,累计办理租赁提取业务3.64万人次,提取金额2.71亿元。联合萧山农商银行等5家委贷银行创新推出“安鑫贷”金融服务计划,为实现“青年安居”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三是“暖心服务”持续升级。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适老专窗、导办专员提前审核资料等暖心举措,并为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有效破解老、弱、病、残群众办事难问题。选派8名窗口服务专员组建便民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公积金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截至7月底,窗口共提供延时服务88次,组织进企入社服务4次。(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