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探索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新路径, 提升末端处置能力 |
||||
|
||||
嘉兴市秀洲区完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体系,通过建筑垃圾就地回填、变废为路、多级分选等方式,推动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今年以来,全区产生并回收建筑垃圾166万余吨,综合利用157万余吨,综合利用率达95%。 一是就地回填,实现源头减量。建立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台账,鼓励工程渣土、惰性拆除垃圾、特殊改良材料等建筑垃圾,经简单处理后用作填筑、边坡修复等材料,进行就地回填,有效节约天然砂石资源、降低运输碳排放、减少运输成本。如乍嘉苏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回填利用33万方,占填筑需求的46.6%。 二是变废为路,实现科学消纳。聚焦渣土处置过剩、筑路材料紧缺等问题,建立“党政指导、国资负责”工作机制,通过添加石灰、水泥以及相应添加剂等集中处理,将工程渣土转化为达到设计技术要求的道路填料,应用至交通工程、市政道路等路基及路面基层中。如524国道王江泾至新塍公路工程建设以来,基于渣土固化技术消纳城市建设弃土约150万方,节约工程费用10%左右。 三是多级分选,实现技术提质。投资1.19亿元建成再生利用中心,针对装修垃圾品类多、成分复杂、危险物难分解等问题,加快处置设备更新改造,优化多级破碎、多级筛分、比重筛选等流程,采用“人工+机械”的分选工艺,将混杂装修垃圾剔除有害材料,并分离成骨料、木材、金属、塑料等可再利用资源。截至目前,再生利用中心经技术改造,年处理能力从40万吨提升至120万吨以上。(嘉兴市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