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打好违法建筑整治组合拳 |
||||
|
||||
近年来,缙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省市决策部署,以“促发展、拓空间、优环境、保稳定、惠民生”为引领,持续深耕“巡查”“拆违”“宣传”三篇文章,探索出一条以源头防控为根基、过程严管为抓手、末端善治为目标的“拆改用”结合新路径。 筑牢前端防线,织密“无缝隙”巡查管控网。全域覆盖网格巡查。依托全域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使监管延伸至最末梢。除各乡镇执法中队队员分片落实网格巡查外,设置村级巡查员每日聚焦重点区域、敏感时段,实施错峰巡查与高频次监管;小区物业除日常巡查外,源头把控建材出入并及时与属地中队做好对接,有效杜绝执法“空窗期”,让新增违建无处遁形。全程管控建房源头。严格实施“挂牌施工”制度,对村民建房实行从审批到结顶竣工的全过程介入监督。通过严格把控建筑体量、结顶方式等核心指标,确保建设行为始终处于可控合规轨道,将“两违”风险扼杀于萌芽状态,为后续拆违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中端攻坚,打造“零容忍”拆违新生态。雷霆手段遏制新增。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目标,秉持“露头就打、出土即拆”原则,以铁腕手段对新增违建实施“零容忍”刚性执法,确保及时刹住违法建设歪风,显著提升了村庄人居环境质量,重塑公平有序的建设环境。精耕细作拆后利用。将拆违视为契机而非终点,前瞻性谋划拆后土地利用,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如将拆违腾退空间与文明城市创建、美丽城镇建设、民生需求无缝衔接,规划建成壶镇镇农兴老街、民安桥便民停车场等惠民项目,变“疮疤”为“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深化末端治理,营造“齐参与”共治大格局。立体宣传浸润人心。联合十八个乡镇街道,将宣传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多形式、广覆盖的普法活动,将法律法规与拆违控违政策送入千家万户,增强村民的大局观念、安全意识与法治自觉,引导群众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抵制违建。多元共治凝聚合力。将违法建筑整治工作与多项乡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制度协同、步调一致、成果共享。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县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厚氛围,为长效防违控违铸就了坚不可摧的群众根基。(缙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
||||
![]() ![]() |
||||